|
古代汉语句法·下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 |
第四节 强调与省略
强调和省略都是语用的表现。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某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显,这就是强调。省略与强调正相反,为了表达的简洁和经济,而将某些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成分省略掉。
一、强调
强调可以通过语音手段,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古代汉语已经是死去的语言,只存在于书面文献当中,所以语音手段的强调已经很不容易看出来,但句法和词汇手段却是很清楚的。古代汉语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进行强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位
用易位方式进行强调,即用改变句子成分的分布位置的手段来实现语用上的强调。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倒装”。前面说过的宾语前置用“之”“是”等标记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性易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以及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也有人认为是强调性易位,但本书不采纳这种说法。除此之外,古代汉语的强调性易位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谓语易位。谓语易位现象见于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都是为了强调凸显谓语部分,而将谓语易位到主语之前,前置的谓语和后置的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要用逗号或其他标点符号隔开。
感叹句:
(1)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2)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3)美乎哉,山河之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6)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7)甚矣惫!(《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以上前四个例子中易位的谓语后面都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是一种表示强烈感叹语气的易位;例(5)易位的谓语之后用的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乎”字,例(6)(7)易位的谓语后面用的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矣”,句子所表示的感叹语气不如前四例那么强烈,但也是一种感叹性强调。
疑问句:
(8)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9)夫子闻之,曰:“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上》)
疑问句中谓语部分易位以表示强调的比较少见。以上两例都是表示判断的疑问句,前移的是由疑问词语充当的判断谓语。
祈使句:
(10)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尚书·牧誓》)──【注】勖(xù):勉力。所,如果。按:这句话的意思是:努力呀,你们!你们如果不努力,将对你们有惩罚。
2.状语易位。状语易位指将状语从谓语动词之前移动到谓语动词之后。
古代汉语动量成分通常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1)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12)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庄子·山木》)
但是在强调动量成分的时候,则将它移到靠近句子末尾的位置上。具体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移动。例如:
(13)公怒,鞭师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
(14)(齐侯)亲推之三。(《左传·定公九年》)──【注】杜预注:齐侯自推丧车轮三转。
另一种是将句子的其他成分加上“者”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作句子的主语,而表示动量的成分作句子的谓语。例如:
(15)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三》)
(16)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战国策·齐策三》)
(1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其他状语也可以这样易位。例如:
(18)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秋水》)
此例中“全”是“确实”的意思,本应出现在否定副词“不”之前作状语,现在将它移动到靠近句末的位置,使它成为句子的谓语,表示对它的强调凸显。
3.宾语的临时易位。这里所说的宾语临时性易位不包括前一课所说的几种宾语前置的情况。古代汉语里句子宾语的临时性易位比较少见,但有时也可以见到。例如:
(19)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20)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例(19)“是生三牺皆用之矣”是后面“云”的内容宾语,为了强调先说出来,再补说“其音云”,形成宾语的易位;例(20)的意思是:说到礼,难道仅仅是说玉帛等礼物吗?说到音乐,难道仅仅是说钟鼓等乐器吗?其中“礼”“玉帛”“乐”“钟鼓”分别是“云”的宾语,为了强调,都易位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二)加助词“之”
用加助词“之”的方式进行强调指的是下面这种现象: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2)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注】不显:丕显。
(3)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传·哀公十六年》)──【注】“楚国第”意思是楚国任命官员的次第。
(4)(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万章下》)──【注】与:参与。被:沾润。内:纳。
(5)腹击为室而钜,荆敢言之主。谓腹子曰:“何故为室之钜也?”(《战国策·赵策一》)
以上各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结构助词“之”,使句子在形式上变成一个不自足的单位,以此来凸显和强调句子的感叹语气或反问语气。参见第六课语文知识第一节“结构助词”。
(三)加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
古代汉语的副词“唯(惟、维)”是一个表示强调语气的副词,它可以加在各种成分的前面表示对该成分的强调。例如:
(1)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尚书·盘庚上》)
(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
(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4)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
以上四例“唯”加在谓语之前,其中例(1)加在动词谓语之前,例(2)加在形容词性的谓语之前,例(3)(4)加在判断句的判断谓语之前。
(5)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尚书·盘庚上》)
(6)维三代尚矣!(《史记·太史公自序》)
以上两例“唯”加在主语之前。
(7)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8)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以上两例“唯”加在前置宾语之前。
(9)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
(10)维昔皇帝,法天则地。(《史记·太史公自序》)
以上两例“唯”加在时间状语之前。
(11)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餼(xì):活牲口。牵:指牛羊等牲口。
(12)若野赐之,是委君貺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左传·昭公元年》)
此二例“唯”加在回指前文的关连性小句“是”之前,表示对该小句的强调。
古代汉语的强调副词除了“唯”之外,还有“职”“繄”“伊”“羌”“謇”等。例证请参看“语气副词”中的“表示强调语气”一节。
二、省略
省略是古代典籍篇章中的常见现象,归纳起来有四种情况,即语境省略、常识省略、风格省略和修辞省略。
(一)语境省略
语境省略主要是指省略在上文中已经出现的成分或下文中将要出现的成分的情况,是最常见的省略方式。省略在上文已经出现的成分叫做承上省略,省略在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叫做探下省略。
句子的主语、宾语乃至谓语都可以承上省略或探下省略,其中又以承上省略最为常见。
1.主语的省略。主语承上省略例: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论语·阳货》)
(2)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孟子·梁惠王上》)
例(1)的括弧里按顺序分别承上省略了“阳货”“孔子”“阳货”。例(2)的括弧里都承上省略了主语“孟子”
有时相连的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而又分别承上文省略,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分辨。例如:
(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奔,( )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4)小国之事大国也,( )德,则( )其人也;( )不德,则( )其鹿也。(《左传·文公十七年》)
例(3)“奔”的主语是“楚人”,“食而从之”的主语是“吴人”。例(4)“德”的主语是“大国”,“其人也”的主语是“小国”,“不德”的主语又是“大国”,“其鹿也”的主语又是“小国”。
主语探下省略例:
(5)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在户,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
(6)(孟子)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
例(5)的括弧里探下省略了主语“蟋蟀”。例(6)的括弧里探下省略了主语“吾”。
主语省略在对话中最为常见,有时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搞清楚对话中的言语主体,甚至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上引例(1)的下文按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是: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该书在第一个“曰”后加注释说:“自此以下的几个‘曰'字,都是阳货的自问自答。说本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明人郝敬之说。”但是这段话也有另外一种理解。中华书局所出《新编诸子集成》本朱熹《四书章句》对这段话的标点是: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朱熹解说这段话的意思时说:“……随问而对者,理之直也;对而不辩者,言之孙(逊)而亦无所诎也。”按他的说法,这段话是阳货与孔子的问答,其中第一个“曰”前省略的主语是“阳货”,而第二第三个“曰”字的主语都是“孔子”。“好从事”句和“日月”句前面不仅省略了主语“阳货”,而且省略了谓语“曰”。
2.宾语省略。宾语省略一般都是承上省略。例如:
(7)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 )而娶( ),何也?(《孟子·万章上》)
例(7)的后一个谓语动词“好”后承上省略了宾语“衣紫”;例(8)的“不告而娶”后分别承上省略了宾语“父母”和“妻”。
介词“以”“与”“为”的宾语省略比较常见。例如:
(9)曰:“牛何之?”对曰:“将以( )衅钟。”(《孟子·梁惠王上》)
(10)竖子不足与( )谋。(《史记·项羽本纪》)
(1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例(9)的介词“以”后省略了宾语“牛”;例(10)的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竖子”;例(11)的介词“为”后省略了宾语“我(项羽)”。
“使”“令”等使令动词的宾语也往往省略。例如:
(12)请京,使( )居之。(《左传·隐公元年》)
(13)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 )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韩非子·初见秦》)
例(12)“使”后省略了宾语“共叔段”;例(13)“令”后省略了宾语“荆人”。
3.谓语省略。谓语省略不如主语和宾语省略那么常见,有时谓语连同其宾语一起省略。例如:
(14)且告以族,不( )以名。(《左传·宣公十年》)
(15)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16)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于响者,不()于响,( )于声;善影者,不( )影,(
)于形;为天下者,不( )于天下,( )于身。(《吕氏春秋·先己》)
(17)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
)”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 )”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14)“不”后省略了谓语“告”;例(15)“以力”后省略了谓语动词及其宾语“绥诸侯”;例(16)的几个括弧里省略了谓语动词“治”;例(17)的几个括弧里都省略了询问原因的判断谓语“何也”。
4.体词向心结构中中心语的省略。 体词向心结构有时会保留定语而将中心语省略掉。例如:
(18)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彭喜谓郑君曰:“君勿听。大国恶有天子,小国利之。若君与大()不听,魏焉能与小(
)立之?”(《韩非子·说林上》)
(19)夏后氏五十( )而贡,殷人七十( )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孟子·滕文公上》)
(20)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
)之重哉!(《庄子·让王》)
例(18)的两个括弧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语“国”;例(19)括弧里探下省略了中心语“亩”;例(20)括弧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语“珠”和结构助词“之”。
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之后,整个结构就变成了一个与一般的体词向心结构相类同的结构,所以这种结构将“之”及其后面的成分省略掉,与一般的体词向心结构省略中心语是一样的。例如:
(21)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告子下》)
此例意思是“我(丹)治理洪水比禹治理洪水更出色”,全句本应是“丹之治水也,愈于禹之治水”,“禹”后省略了“之治水”三个字。
5.句子的省略。 句子的省略指省略复句的一个分句。例如:
(22)古者圣王唯毋得贤人而使之,( )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终身不厌。(《墨子·尚贤中》)──【注】般,通“颁”。
(23)毋妄言,( )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24)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军,( )吾岂忧匈奴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例(22)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一个表示假设的分句“得贤人而使之”;例(23)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设的分句“妄言”;例(24)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设的分句“得廉颇、李牧为将军”。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语境省略有时可以同时省略多个成分。如前面举到的《论语·阳货》例中有同时省略主语“阳货”和谓语动词“曰”的情形;前面谓语省略的例(4)中有几个句子不仅省略了表示询问原因的判断谓语“何也”,前面还省略了主语和谓语“王曰”。再举一个例子:
(25)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小(都)(不过)九(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此例后两个句子都同时省略了中心语“都”“国”和谓语“不过”。
语境省略虽然主要是承上省略和探下省略,但不仅仅是这两种情形。有时在交际的具体时空环境中一些事物是不言自明的,也可以省去不说出来。例如:
(26)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雠,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中“亡无日矣”省略了主语,这句话是先轸对晋襄公说的,主语显然是国家,是不言自明的。
(二)常识省略
常识省略指句子的某种成分表示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或经验性的事物,或者对于某种行为来说,这种事物是唯一的主体或对象,从而省略不说。例如《左传》中“雨”作动词是“天上降下雨(雪、雹)”的意思,如果是下雨,则一律只说“雨”,而不说“雨雨”,如果是下雪或下雹子,则说“雨雪”“雨雹”。例如:
(1)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左传·僖公三年》)
(2)庚辰,大雨雪。(《左传·隐公九年》)
(3)秋,大雨雹,为灾也。(《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这是因为下雨是最常遇到的,是常识。另外,古人认为“雨”是天下的,《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可证。但是古代典籍中一般不说“天雨”,这是因为“天”是下雨的唯一主体。但如果说出来,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
(4)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
再举几个例子:
(5)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诗经·大雅·卷阿》)
(6)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正月》)
(7)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
例(5)“自南”后省略了谓语动词“至”;例(6)“自口”后省略了谓语动词“出”;例(7)“娶”后省略了宾语“妻”。都是常识性省略。
(三)风格省略
风格省略指作者追求行文简练,而将一些可省的语言成分省略掉。《史记》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将《史记》中一些与先秦有关文献中内容相同的部分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司马迁行文洗练的具体情形。例如:
(1)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屦。(《左传·庄公八年》)──【注】队:同“坠”。
(2)冬十二月,襄公游( )姑棼,遂猎()沛丘。见( )彘,从者曰:“( )彭生( )。”公怒,( )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
)车,伤足,失屦。《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两段话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敍述齐襄公一次出猎时的情形,《史记》的这段话显然是出自《左传》。但《左传》用了49个字,而《史记》只用了37个字。《左传》中几处用介词“于”的地方,《史记》都省略了。
(四)修辞省略
修辞省略指说话人为了某种表达效果而有意将某些语言成分省略掉的现象。《汉书·李陵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1)(李陵)太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
)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这段话是李陵部下劝李陵暂时隐忍投降,不要以死相拼。叫李陵投降的话他说不出口,所以在“天命不遂”后将“不如暂时投降匈奴”之类的话省略掉了。但是他的这层意思很明显,所以李陵听后马上制止他说,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战死,就不是一个壮士。
《战国策》里也有一个这种省略的典型例子:
(2)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这段话讲述的是靖郭君决意要扩建薛城,杜门不许别人劝谏。有一人故意将以大鱼与海水的依存关系为喻的说辞压缩为“海大鱼”三个字,让靖郭君听后摸不著头脑,从而获得了劝谏的机会,并说服了靖郭君。
省略的方式虽然不止一种,但是都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看出来所省略的成分是什么,即使像修辞省略,其具体的词语不能从语境中看出来,但所表达的意思也能从语境中看出来。如果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看上去有成分缺损,但从语境中却看不出来所缺损的是什么,那么就不能视为省略。比如下面的情况不能看作省略了主语:
表示格言性或真理性内容的句子。例如: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以使令动词开头的假设句。例如: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 子上》)
(5)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韩非子·八奸》)
〔共9頁〕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