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句法·下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 |
第三节 比较句
古代汉语的比较句有三种:等比、差比和极比。
一、等比
等比也可称比况,表示两种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两种形式。
1.谓语中心语由“同”“异”“齐”“侪”“拟”“侔”“比”“殊”“一”“等”等充当,比较对象用“于”或“与”引出。用“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用“与”引出的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
(1)叔孙氏惧祸之滥而自同于季氏。(《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2)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左传·昭公元年》)
(3)(吴)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左传·昭公三十年》)
(4)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史记·赵世家》)
(5)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荀子·议兵》
(6)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左传·襄公十四年》)
(7)车重与大将军等,而无裨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有时“于”也可以省略。例如:
(8)德厚侔天地。(《史记·孝文本纪》)
2.谓语中心语由“如”“若”“似”“犹”充当,比较对象一般都直接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作宾语。例如:
(9)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10)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韩非子·存韩》)
(1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1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似”后面的比较对象有时也可用“于”引出。例如:
(13)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荀子·乐论》)
有时“如”“若”与“然(焉)”配合,构成“如(若)……然(焉)”格式,意思是“像……那样(一样)”。这种格式里的“焉”通“然”。例如:
(14)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孙丑下》)
(15)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
(16)彼诚有之者与诚无之者若白黑然。(《荀子·君道》)
(17)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国语·楚语下》)
(1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
二、差比
差比表示两种事物相比较,一种事物甚于或不及另一种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被比较的对象,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其中比较内容一般由形容词表示,充当谓语中心语。在肯定句中比较对象一般用“于”引出,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
(1)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于”有时可以不出现,《史记》中较多见。例如:
(4)(骠骑将军)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5)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记·游侠列传》)
例(4)“多大将军”意思是“比大将军多”;例(5)“甚己之私”意思是“比自己的私事更(上心)”。
有时比较对象用“焉”表示,“焉”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概不用介词引介,但翻译时要加上相应的介词。例如:
(6)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捨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注】“有大”中的“有”通“又”。
在疑问句中比较对象成分多用“与”引出,疑问代词常用“孰”。例如:
(8)女与回也孰愈?(《论语·公冶长》)──【注】女:通“汝”。
(9)色与礼孰重?(《孟子·告子下》)
(10)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一》)
(11)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12)弘之材能自视孰与周公贤?(《汉书·公孙弘传》)
“与”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例如:
(13)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
(1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注】按:“乐乐”前一个字读lè,后一个字读yuè。
(15)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战国策·韩策一》)
例(14)的意思是:独自欣赏音乐(与)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哪一个更快乐呢?这里的“与人”是“跟别人一起”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较对象;例(15)的意思是:使楚国强大(与)使楚国削弱,对于大王您哪一个更有利呢?句中的“于”是“对于”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较对象。
战国晚期以后,“孰”与“与”逐渐成为固定结构,而且因为是疑问句,句子的比较内容项有时可以不出现。例如:
(16)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
(1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8)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史记·项羽本纪》)
“孰”有时也换成“何”“奚”。例如:
(19)薄疑归,言之媼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媼?”媼曰:“不如吾爱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20)楚王之猎何与寡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在中古早期,“何如”“孰若”也先后出现与固定结构“孰与”相同的功能,但“何如”更常见。例如:
(21)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后汉书·逸民列传》)
(22)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惠》)
(23)脚痛孰若颈痛?(《晋书·王廙传》)
(24)未知足下之贵、足下之威孰若秦、楚两王?(《南史·齐高帝诸子传》)
三、极比
极比表示特定范围内的事物没有甚于选定的比较对象的。极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否定形式,另一种是反问形式。
1.否定形式。这种形式中否定词一般用表示周遍的否定代词“莫”或“无(毋)”,谓语中心语由形容词充当时,比较对象一般用“于”或“乎”引出,而由“焉”称代时则概不用介词引介;谓语中心语由动词“如”“若”“似”等充当时,比较对象直接作宾语。这种形式一般可以翻译成“没有……能比得上……”。例如:
(1)虫莫知于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知:同“智”。
(2)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3)祸莫大于不知足。(《韩非子·解老》)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5)知臣莫若君。(《左传·僖公七年》)
(6)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7)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反问形式。与前一种形式相比,可以说这种形式用疑问代词“孰”“何”“奚”或副词“岂”代替了“莫”“无”,其余部分则基本一致。在战国中期以前,疑问代词基本上只用“孰”,晚期以后“何”“奚”等疑问代词才开始出现在这种句式中。这种形式一般可以翻译成“哪里能比……”或“哪里比得上……”。例如:
(8)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左传·僖公八年》)
(9)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韩非子·难一》)
(10)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战国策·楚策一》)
(11)若之力奚若我哉!(《列子·力命》)
(12)钧之出地,以为和于秦也,岂若由楚乎?(《战国策·魏策三》)──【注】钧:通“均”。
(13)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后汉书·逸民列传》)
战国晚期以后,“孰与”成为一个固定结构,也可以构成反问句,表示极比。例如:
(14)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15)夫恬淡少欲,孰与鸟兽?鸟兽亦老而死。(《论衡·道虚》)
极比也有肯定形式,不过在上古很少见。肯定形式用表示最高程度的副词“最”,比较对象不在句内出现,而存在于语境当中。这种形式始见于战国晚期。例如:
(16)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17)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8)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赵策四》)
(19)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共9頁〕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