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虚词〔四〕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 |
语气词分布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古代汉语的语气词除了表示以上这些语气意义之外,还兼表一些时体意义或起某种标记作用。
古代汉语语气词可分为四类:(1)肯定语气词,(2)疑问语气词,(3)祈使语气词,(4)感叹语气词。
一、肯定语气词
肯定语气词有“也”“矣”“已”“而已”“耳”“尔”“而”“焉(然)”“旃”“夫”“者”“云”。
1、也
“也”字作为语气词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最早见于《诗经》。“也”有两个,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出现在句末的“也”最初并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判断词,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也”与表示判断的动词“为”分布互补,即用“也”的判断句不用“为”,用“为”的判断句不用“也”。例如:
(1)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
到《孟子》里才偶尔出现“为”“也”共现的情况。例如:
(2)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孟子·告子上》)
由于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断词,所以它变成语气词之后就表示确认论断语气,带“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静态的确认论断或说明。例如: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5)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也”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中,但是它本身不表示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仍表示确认论断。例如:
(6)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7)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左传·僖公五年》)
(8)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按:“战也”是一个祈使句。
(9)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
出现在句中的“也”标记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语用上的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例如:
(10)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1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1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3)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四》)
(14)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句末的“也”由于是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也”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的时候,它总是分布在最前边。例如:
(15)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16)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17)独吾君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8)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19)我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20)此必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
(21)舜其大知也与?(《礼记·中庸》)──【注】知,同“智”
(22)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2、矣
“矣”只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倒装句例外),表示肯定语气,同时还是实现体的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成为事实或推定将成为事实,一般情况下都可翻译成“了”(现代汉语出现在句子末尾的“了”)。例如:
(1)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庄子·养生主》)
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的。例如:
(4)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5)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6)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战国策·赵策三》)
“矣”与“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义。例如:
(7)甚矣,汝之不慧!(《列子·汤问》)
(8)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9)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四》)
“矣”与其他语气词连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义,位置在“也”“已”之后,在其他语气词之前。例如:
(10)吾死无日矣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11)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注】女,通“汝”。
(12)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论语·子罕》)
3、已
“已”本是动词,“完毕”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就虚化成语气词,《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比较常见。表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实现体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经成为事实,可以翻译成“了”。例如:
(1)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孟子·梁惠王上》)
(2)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史记·游侠列传》)
“已”与“矣”相比较,有三点差异:其一,“已”表示确信的语气比“矣”要强,而“矣”表示实现的意义更为显著。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物话语当中,“矣”则没有这种倾向。其三,“已”不能用于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由于“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所以它常与“也”连用,它的后面还可以再加“矣”。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已”单用的时候极为少见(《论语》里一例也没有)。例如:
(4)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5)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6)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7)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由于“已”来源于动词,所以它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位于“也”之后而在其他语气词之前。而且,“已”一般都出现在陈述句中,出现在其他句式里的例子极少,所以,除“也”“矣”之外,它极少与其他语气词连用。在《论语》《左传》里,只有三个例子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未见与其他疑问语气词或感叹语气词连用的。例如:
(8)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9)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左传·僖公九年》)
4、而已,耳
“而已”“耳”的功能一致,“耳”是“而已”的合音。在《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而已”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耳”则比较少见。“而已”本是两个词,“已”是动词,“而”是连词。例如:
(1)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
随著“已”的虚化,“而已”逐渐凝固成一个词。“而已”和“耳”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同时含有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可以翻译成“罢了”。例如:
(2)人尽夫也,父一而已。(《左传·桓公十五年》)
(3)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以后,“耳”有时不再表示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只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
(5)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6)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而已”“耳”可以与“矣”连用,极少与其他语气词连用。与“矣”连用时出现在“矣”的前面。例如: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按:“焉”是代词。
(8)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9)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注】女,通“汝”。“耳”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焉”是代词。
5、尔
“尔”作为语气词,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公羊传》里比较多见。“尔”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与“而已”“耳”相对,与现代汉语的“呢”大致相当。例如:
(1)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公羊传·僖公二年》)──【注】郭,通“虢”。
(2)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孟子·万章上》)
“尔”有时也出现在特指疑问句句末,但所表示的仍是它本来的意义。例如:
(3)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余为莫敢不至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6、而
“而”作语气词更为少见,功能与“尔”相同,可能是“尔”的通假字。例如:
(1)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子罕》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7、焉
“焉”本是指示代词,因为经常出现在句子末尾,遂逐渐虚化为语气词。语气词“焉”并不常见,它的功能与“尔”基本一致,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例如:
(1)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注】轶,经过。
(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焉”可以出现在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不过这种用法远不如“也”字常见。例如:
(4)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5)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劝学》)
语气词“焉”偶尔也写作“然”。例如:
(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代词“焉”出现于句末时后面可以有其他语气词,语气词“焉”却很少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由于“焉”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所以偶尔可以与表示感叹的“哉”连用。例如: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8、旃
“旃”是“之焉”的合音,不常见。其中的“焉”有时是语气词。例如:
(1)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注】为,伪。
(2)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9、云
“云”本是动词,“说”“如此说”的意思。例如:
(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2)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按:“其音云”意思是“它的声音(这样)说”。
语气词“云”即从以上这种用法的动词虚化而来。“云”作为语气词表示一种不能肯定的语气,有“据说如此”的意思,所以常常与副词“盖”配合。《史记》中比较常见。例如:
(3)(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史记·孔子世家》)
(4)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塚云。(《史记·伯夷列传》)
注意,先秦时期,“云”单独或与“尔”一起出现在句末,有时看上去像语气词,实际上“云”是动词,“尔”是代词,意思是“这样说”,一般用于转述别人言语的后面。例如: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6)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孟子·公孙丑上》)
(7)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墨子·非命中》)
10、夫
“夫”在先秦作语气词不常见,表示对推论或判断的肯定,可以翻译成“吧”。例如: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
(3)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左传·僖公十五年》)
(4)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11、者
“者”主要用作词缀,作语气词的不多见。语气词“者”出现在句末,与“也”功能相同,可出现在陈述句中,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例如:
(1)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2)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史记·晋世家》)
此外,“者”和“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句中起标记话题的作用。例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