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毛泽东专题刊 >> 毛泽东诗词 <5>
  

 

 
毛泽东诗词集

之五

作者·毛泽东

繁星读书网整理编辑
 
 
 

  
  


〔共五頁〕上一頁 返回第一頁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 音编]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宽余〕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风樯[qiáng]〕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天堑[qiàn]〕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
  〔答李淑一〕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一八九八~一九三二),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三二年九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李淑一《菩萨蛮》原词:

  1933年夏,道路传讯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曰: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青泪滋。

  〔骄杨〕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杨开慧(一九○一~一九三○),湖南长沙人,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作者去上海、武汉等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长沙板仓坚持地下工作。一九三○年十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十一月牺牲。

  1962年,毛泽东恩师、岳父杨昌济的老朋友章士钊到毛泽东的住处叙旧。谈起了毛泽东刚刚写下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章士钊谈起对这首词的感受:
  “主席,‘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这诗意实在是美,特别是以‘杨’‘柳’二烈士的姓组合成,那么轻巧而又一语双关,真是很贴切。你在这里通过杨花柳絮的飘扬,指出了两位烈士的忠魂已凌霄直上。杨、柳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不死,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不过我想请问主席,这词中的‘骄杨’之‘骄’,应怎样理解,是否可解释成‘娇’?”
  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行(章字行严)老,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编者注:即头颅),焉得不‘骄’?

  〔飏[yáng]〕飘扬。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
  〔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羿[yì 音异]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
  〔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但作者自注中讲明:“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其实,“雨”在南方及古音中读“ 汝”,仍在韵中。



七绝·观潮

1957年9月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观潮〕指观赏浙江省钱塘江口的涌潮。钱塘潮以每年阴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最为壮观。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一日(即阴历八月十八日),曾乘车去海宁七星庙观潮。
  〔钓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钱塘江涌潮袭来时,波涛汹涌,如闻“十万军声”。



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7月1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人民日报》。
  〔送瘟神〕把迷信传说中的司瘟疫之神送走。意谓动员起来的群众力量同科学知识相结合,将有可能彻底消灭危害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省份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病。
  〔余江县〕在江西省东北部。
  〔浮想联翩〕种种想象接连而来。
  〔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汉末著名的医生。小虫,指血吸虫。本句意谓不发动群众消灭它,就是名医也无能为力。
  〔千村薜荔人遗矢〕薜荔[bili 音必利],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荒凉。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被废,虽老仍健,赵王想再起用他,但派去的使臣却捏造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顷之,三遗矢矣”)。这里指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病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联翩”的作者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同天上的牛郎谈话。
  〔牛郎〕神话人物。神话传说牵牛星是由人间的牛郎变成的。传说发病区也正是牛郎的家乡。
  〔一样悲欢逐逝波〕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已过去的时间。这里是说人间的血吸虫病,在解放以前,在中国共产党没有发动群众加以扑灭以前,还是同牛郎在时一样,悲者自悲,欢者自欢,多少年头就这样流水似地过去了。
  〔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国的六亿人(当时人口约数)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尧和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的圣君。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里是把自然界拟人化,渲染“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得心应手。红雨,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三河〕汉代把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称为三河之地(见《史记·货殖列传》),原指今晋西南和豫西黄河两侧的一部分地方,这里泛指北方。上句五岭(参见《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注)泛指南方。
  〔纸船明烛〕旧时祭送鬼神有烧纸船、点蜡烛等习俗。这里借来形容瘟神在六亿人民的奋进中无处存身,只有逃离人间。



七绝·有感

1958年2月21日

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



七绝·刘蕡

1958年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注释】
  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刘蕡[fén](?~八四二)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刘蕡对策称:“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痛论宦官专权,能废立君主,危害国家,劝皇帝诛灭他们。考官赞赏刘蕡的文章,但惧怕宦官的专横,不敢录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征召他为幕府从事,后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作者在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刘蕡的策论很赞赏,旁批:“起特奇。”
  〔孤鸿铩[shā 音杀]羽悲鸣镝[dí 音嫡]〕孤鸿,指失群的大雁,喻指刘口。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受挫、失意。鸣镝,也叫响箭,这里比喻宦官对刘蕡的中伤和打击。
  〔万马齐喑[yīn 音阴]叫一声〕万马齐喑,亦作“万马皆喑”。喑,哑。苏轼《三马图赞引》:“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谓骏马抖动颈上的鬃毛嘶叫时,其他的马都鸦雀无声。后比喻一种沉闷的局面。叫一声,喻指刘蕡冒死大胆攻击宦官,名动一时。



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到韶山〕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作者的故乡。一九二七年一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旧时用韵目代日期,马日即二十一日)。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标,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重返韶山,离一九二七年一月已经三十二年多。这首诗便是对于三十二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别梦依稀咒逝川〕参看《水调歌头·游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注。久别重归,又唤起了已依稀如梦的斗争和失败的回忆。
  〔戟[jǐ 音己]〕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高悬霸主鞭〕黑手,指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蒋介石。本句和颔联出句,是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
  〔菽〕豆类的总称。



七律·登庐山

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
  〔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庐山登山公路,建成于一九五三年,全长三十五公里,盘旋近四百转。
  〔九派〕见《菩萨蛮·黄鹤楼》〔九派〕注。《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注:“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明李攀龙《怀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作者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一封信上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三吴〕古代指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区,具体说法不一。这里泛指长江下游。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同一封信上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陶令〕指陶潜(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据《南史·陶潜传》记载,他曾经登过庐山。他辞官后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
  〔桃花源〕陶潜曾作《桃花源记》,文中说秦时有些人逃到一个偏僻宁静的“桃花源”(长满桃花的水源)地方避乱,从此与世隔绝,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直到晋朝才有一个武陵(湖南常德)的渔人因迷路偶然找到这个美丽幸福的奇境。



七言诗·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10月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注释】
  本诗针对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美一事,讽刺赫鲁晓夫崇拜美国如同圣人的丑态,一副谄媚之相去拜访“豪门”。似乎如此讨好美国,世界就和平了。赫鲁晓夫在通报他访美情况时,大讲自己在美国受到的热烈欢迎,还说美国如何好,每家每户都有汽车,住好几间大房子;并说他在美国访问期间,一个农场主送给了他三头良种牛,还有一个资本家送给他一盘古银币。结果,1960年5月1日,就在赫鲁晓夫准备赴巴黎参加四国首脑会议的时候,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侵入苏联领空进行间谍活动,被苏军击落。此事引起世界轰动,更使陶醉于改善和西方关系的赫鲁晓夫陷入既尴尬又愤怒的境地。因而,毛泽东在另首“读报诗”中又写下了“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


七律·读报有感

1959年12月

反苏忆昔闹辟蛙,今日欣看大反华。
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
神州岂止千里恶,赤县原藏万种邪。
遍访全球侵略者,惟余此处一孤家。



七律·读报

1959年12月

托洛斯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
列宁竟抛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
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蜂。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七律·改鲁迅诗

1959年12月

曾惊秋肃临天下,竟遣春温上舌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高官。
喜攀飞翼通身暧,苦坠空云半截寒。
悚听自吹皆圣绩,起看敌焰正阑干。



七律·读报有感

1960年6月13日

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
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起愤怒鱼。
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
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暮色〕黄昏时分的昏暗朦胧景色。
  〔劲松〕即苍劲的青松。
  〔仍从容〕仍坦然而立的样子。这里指乱云飞渡中的劲松。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961年11月17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十月间,浙江省绍剧团在北京演出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白骨精故事改编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沫若看过戏作了一首诗,借以反对当时所说的现代修正主义。本诗的主旨与郭诗相同(这也是作者此后大多数诗词的主题),只是不同意郭诗敌视被白骨精欺骗的唐僧的看法。郭读本诗后表示接受作者的意见。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两诗句中多用《西游记》故事,因为流传较广,现不加注。
  〔愚氓〕氓[méng 音萌],古义通“民”。愚氓,愚蠢的人。
  〔鬼蜮〕蜮[yù 音玉],古代传说中水里一种暗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后来比喻阴险作恶的人。



  附:郭沫若原诗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附诗【注释】
  〔累三遭〕接连三次。
  〔猪〕指猪八戒。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1961年2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注释】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飒爽〕形容敏捷勇健。唐杜甫《丹青引》:“英姿飒爽来酣战。”



七律·答友人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注释】
  〔答友人〕这首诗写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本诗作者手迹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友人”,可见未必写给周世钊一人。这一点,周世钊也曾有过解释:“《答友人》所答的肯定是湖南的友人,甚至肯定是长沙的友人,但所答的友人可能不止一人。”
  周世钊(一八九七—~一九七六),湖南宁乡人,是作者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曾加入新民学会。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解放后与作者信件来往颇多,并有诗词唱和。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作者给周的信中,在引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见本诗〔芙蓉国〕注),“西南云气开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岳麓山联语)两联以后说:“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可以跟本诗印证。

  〔九嶷山〕嶷(yí音疑),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省南部宁远县城南六十里。古代传说:尧帝有二女,名娥皇、女英,同嫁舜帝。舜南游死于苍梧,即葬其地。二妃寻舜至湘江悼念不已,泪滴竹上而成斑点,称为湘妃竹。所以下文有“斑竹一枝千滴泪”之句。
  〔帝子乘风下翠微〕帝子:即指尧帝之女“娥皇”“女英”。《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洞庭张乐地,瀟湘帝子游。”明徐祯卿《古意》诗:“帝子葬何处,瀟湘云正深。”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此句意为:九嶷山白云缭绕,仿佛帝子乘风下到人间。
  〔斑竹一枝千滴泪〕斑竹:即指湖南特产的带有斑痕的竹子,传说是两位帝妃的眼泪滴成。唐代诗人李商隐亦有诗句称之:“湘江竹上痕无限”。
  〔红霞万朵百重衣〕喻指万朵红霞如同帝子的百重彩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连天雪:远接天际的雪浪。古人亦常比浪作雪,如曹操就曾用“衮雪”来描述浪涛。
  〔长岛人歌动地诗〕长岛:即长沙橘子洲(见《沁园春·长沙》〔橘子洲〕注),代指长沙。此句及前面的“斑竹”,均为作者对湖南朋友寄给的斑竹及诗篇的叙及。
  〔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句。“因之”指前面诗句中感触到的情景内容。梦寥廓:梦想到更加广阔的景域。此句是下句之引。
  〔芙蓉国〕五代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诗句。芙蓉国是说木芙蓉花到处盛开的地方,这里喻指湖南省。



七绝·屈原

1961年秋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注释】
  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屈子〕指屈原。屈原(前三四○——前二七八),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而死。
  〔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指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一跃冲向万里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汩罗江而死。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1961年9月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注释】
  这两首诗根据抄件刊印。
  〔鲁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龙华喋血不眠夜〕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在一个深夜里……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喋[dié 音蝶]血,血流遍地。
  〔犹制小诗赋管弦〕犹制小诗,指鲁迅作《七律·无题》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赋管弦,指配上音乐。
  〔鉴湖越台名士乡〕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市城西南两公里。附近有山阴(今绍兴)
人陆游吟诗处的快阁。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一八七五~一九○七),亦是山阴人,自号鉴湖女侠。越台,即越王台,春秋时越王勾践在会稽(今绍兴)为招贤士而建。本句是说,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古今名人荟萃之地。
  〔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秋风曲》诗和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接秋风吟,与秋风吟一起。
  〔一例氤氲入诗囊〕一例,意即一律,一样。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云气很盛,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篇,富有诗味和爱国热忱。诗囊,装诗稿的袋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称,李贺“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卜算子·咏梅

1962年1月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附:陆游原词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附词注释:
  驿[yì 音义]外,指驿站附近。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和换马的处所称驿站。



七律·冬云

1962年12月26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注释】
  这首词,自1964年初纪念毛泽东七十诞辰发表以来,就被解读为是写中苏论战的。
  1962年是中共的多事之秋。国外,美国上来一个雄心勃勃的肯尼迪,宣称要支持所有朋友,反对一切敌人。年初,美军顾问进入了越南。中国的另一个有麻烦的邻居印度,则被肯尼迪称为落后国家的“民主橱窗”,并多次公开指出,美国必须帮助印度,让它成为亚非国家的榜样,使它们不至于向中国学习。台湾也派遣了多支武装小分队在沿海各地登陆骚扰。但是,在中共内部,争论最多的,还是与苏共的关系。毛泽东坚持要“反帝反修”一起来,于是两党越闹越僵。
  在苏共于1961年10月的二十二大上,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性的再批判,决定把斯大林遗体移出列宁墓。并通过了新党章和纲领,宣称:无产阶级专政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或工人阶级专政在苏联已经不再必要,将先于国家而消灭。中共强烈地反对这些主张,周恩来没有等到苏共代表大会结束,就离开了莫斯科回国。苏共二十二大还导致了与阿尔巴尼亚关系的公开破裂,而中共公开对阿尔巴尼亚总书记霍查予以了赞扬和支持,从而中苏两党矛盾急剧上升。在1962年一年里,双方利益或观点激烈冲突的事件就有:伊犁动乱,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同意与美英商谈防止核扩散协议,中印边境冲突,撤走援华专家,催讨朝鲜战争时的军火贷款,中苏边境冲突,东欧五国在它们的党代会上点名围攻中共。苏联报纸也开始批判中共。
  中共在1962年底开始反击,在报上痛批意大利、法国和印度的共产党。但是正式向苏共叫阵,则是1963年7月14日苏共公布了给全体党员的公开信以后的事。“九评”的第一篇要到9月6日才发表,比这首词的日期晚得多。
 

·附郭沫若原词·

满江红·颂领袖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七律·弔罗荣桓同志

1963年12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七绝·贾谊

1964年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

1954年

少年倜傥廊庙才,斗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异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贺新郎·读史

1964年春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注释】
  〔人世难逢开口笑〕: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盗跖[zhí]庄蹻[jiǎo]:盗跖是春秋战国间的大盗;庄蹻是战国楚人。《荀子·议兵》:“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
  〔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黄钺[yuè]〕:象征帝王权力的用黄金装饰的斧子。《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临江仙·寄友

1965年3月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微。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归。
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注释】
  已证实这首词确为毛泽东主席寄给蒋介石的,并托曹聚仁先生代转,寓有劝归劝统之意。
  〔明月依然在,何日彩云归〕:化用晏几道《临江仙》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另有别意。
  〔草山〕:台湾阳明山原名为草山,经蒋介石改为阳明山,蒋介石别墅所在地。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毛泽东乘车重上井冈山,并在山上住了八天。五月二十九日,他在井冈山前的小坪场上接见了当地干部群众一千七百余人。
  〔井冈山〕〔黄洋界〕:见《西江月·井冈山》的注释。
  〔可上九天揽月〕:李白《宣州谢朓[tiǎo]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七律·洪都

1965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注释】
  〔洪都〕:旧南昌府的别称。隋、唐、宋三代曾以南昌为洪州治所,又为东南都会,因而得名。这里指江西省省会的南昌市。
  〔祖生〕:祖生,即东晋名将祖逖。击楫,敲打船桨。讲的是祖逖率师渡江北伐,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的故事。后亦用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壮志之典。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闻鸡〕:这里化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此句状景于曾在南方读书探索之时以及革命生涯。
  〔北地〕:泛指北方地区。此句状景于曾在北方征战的革命生涯。
  〔彩云〕:朝霞。此联言虽然自己老了,可喜的是国事大业正欣欣向荣。
  〔江草江花〕:喻共和国大业中的新人新事。



念奴娇·井冈山

1965年5月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五律·西行

1965年7月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1965年12月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注释】
  此词见于罗炽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又见于胡忆肖等编著《毛泽东诗词白话全译》。
  艾地(1915—1965),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总书记。1965年在“九卅事件”中被杀害。

 


七律·有所思

1966年6月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注释】
  原草稿内容与最后定稿内容有出入。


七绝二首

1971年9月以后

其一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其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七言诗续李白咏“高阳酒徒”

1973年7月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读《封建论》呈郭老

1973年8月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
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历代都行秦政事,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诉衷情

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编者注】

  网上流传的这首《诉衷情》词,显然是老革命前辈之间交流思想的口吻,对红色政权的传承问题表达了关切,而下阕寓有委婉规劝之意。通篇读来,看似浅显,却让人感觉到蕴含着千言万语。至于说该词是毛主席亲手填制,也只是传说,姑且附后待考。

  编者当年下乡时,于1975年初,从一位部队子弟那里转抄过一份诗文手抄件。抄录在最前面的即这首《诉衷情》词,其后为两首七言诗:《悼罗荣桓同志》和《读<封建论>呈郭老》。接下来是一首五言诗《悼陈毅》,以及陈毅的《梅岭三章》。抄件末尾附有陈丹淮的一篇《祭父文》。呈郭老、悼罗帅两首七言诗已确定为主席所作无疑,悼陈毅的五言诗作者不明。《诉衷情》词明显为私下赠受,且受赠者必然也懂诗词。至于《诉衷情》词的受赠者为谁,或许不便透露吧,因而多年来一直无法确定该词是否为主席真作。然就最初传抄年代及其传播范围之广而论,恐当时无人敢妄自冒名。



 

〔共五頁〕 1 2 3 4 5 上一頁 返回第一頁
 
 
  

  

 
繁星读书网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