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表 六国年表第三(表四)
〔本表共五页〕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续上表】(九)
公元前
|
周
|
秦
|
魏
|
韩
|
赵
|
楚
|
燕
|
齐
|
320 |
|
五
|
十五
|
十三
|
六
|
九
|
|
四
|
319 |
二
|
六
|
十六
|
十四
|
七
|
十
|
二
|
五
|
318 |
三
|
七
|
|
十五
|
八
|
十一
|
三
|
六
|
317 |
四
|
八
|
二
|
十六
|
九
|
十二
|
四
|
七
|
316 |
五
|
九
|
三
|
十七
|
十
|
十三
|
五
|
八
|
315 |
六
|
十
|
四
|
十八
|
十一
|
十四
|
六
|
九
|
314 |
|
十一
|
五
|
十九
|
十二
|
十五
|
七
|
十
|
313 |
二
|
十二
|
六
|
二十
|
十三
|
十六
|
八
|
十一
|
312 |
三
|
十三
|
七
|
二十一
|
十四
|
十七
|
九
|
十二
|
311 |
四
|
十四
|
八
|
|
十五
|
十八
|
|
|
310 |
五
|
秦武王元年。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魏章、张仪皆死于魏。⑦
|
|
九
|
二
|
十六
|
十九
|
二
|
十四
|
309 |
六
|
二
|
十
|
三
|
十七
|
二十
|
三
|
十五
|
308 |
七
|
三
|
十一
|
四
|
十八
|
二十一
|
四
|
十六
|
307 |
八
|
四
|
十二
|
五
|
十九
|
二十二
|
五
|
十七
|
306 |
九
|
|
十三
|
六
|
二十
|
二十三
|
六
|
十八
|
305 |
十
|
二
|
十四
|
七
|
二十一
|
二十四
|
七
|
十九
|
304 |
十一
|
三
|
十五
|
八
|
二十二
|
二十五
|
八
|
二十
|
303 |
十二
|
四
|
十六
|
九
|
二十三
|
二十六
|
九
|
二十一
|
302 |
十三
|
五
|
十七
|
十
|
二十四
|
二十七
|
十
|
二十二
|
301 |
十四
|
六
|
十八
|
十一
|
二十五
|
二十八
|
十一
|
二十三
|
表中标注:
①慎靓王元年。《集解》徐广曰:“辛丑。”
②周赧王元年。《集解》徐广曰:“丁未。”《索隐》注:赧,音尼简反。宋衷曰:“赧,谥也。”皇甫谧云名诞也。
③《集解》徐广曰:“纪年云立燕公子职。”
④樗里子击蔺阳,虏赵将。公子繇通封蜀。《索隐》注:繇,音由。秦之公子。
⑤按:《六国年表》:“秦助我攻楚,围景座。”“座”乃“痤”之省。
⑥秦败我将屈匄。《索隐》注:匄音盖。楚大夫。
⑦引注:公元前三一○年秦惠王去世,秦武王即位,驱逐张仪和魏章,张仪不久就死于魏。
⑧与秦会应。《集解》徐广曰:“在颍川父城。”
【续上表】(十)
公元前
|
周
|
秦
|
魏
|
韩
|
赵
|
楚
|
燕
|
齐
|
300 |
十五
|
七
|
十九
|
十二
|
二十六
|
二十九
|
十二
|
二十四
|
299 |
十六
|
八
|
二十
|
十三
|
二十七
|
三十
|
十三
|
二十五
|
298 |
十七
|
九
|
二十一
|
十四
|
|
|
十四
|
二十六
|
297 |
十八
|
十
|
二十二
|
十五
|
二
|
二
|
十五
|
二十七
|
296 |
十九
|
十一
|
二十三
|
十六
|
三
|
三
|
十六
|
二十八
|
295 |
二十
|
十二
|
|
|
四
|
四
|
十七
|
二十九
|
294 |
二十一
|
十三
|
二
|
二
|
五
|
五
|
十八
|
三十
|
293 |
二十二
|
十四
|
三
|
三
|
六
|
六
|
十九
|
三十一
|
292 |
二十三
|
十五
|
四
|
四
|
七
|
七
|
二十
|
三十二
|
291 |
二十四
|
十六
|
五
|
五
|
八
|
八
|
二十一
|
三十三
|
290 |
二十五
|
十七
|
六
|
六
|
九
|
九
|
二十二
|
三十四
|
289 |
二十六
|
十八
|
七
|
七
|
十
|
十
|
二十三
|
三十五
|
288 |
二十七
|
十九
|
八
|
八
|
十一
|
十一
|
二十四
|
三十六
|
287 |
二十八
|
二十
|
九
|
九
|
十二
|
十二
|
二十五
|
三十七
|
286 |
二十九
|
二十一
|
十
|
十
|
十三
|
十三
|
二十六
|
三十八
|
285 |
三十
|
二十二
|
十一
|
十一
|
十四
|
十四
|
二十七
|
三十九
|
284 |
三十一
|
二十三
|
十二
|
十二
|
十五
|
十五
|
二十八
|
四十
|
283 |
三十二
|
二十四
|
十三
|
十三
|
十六
|
十六
|
二十九
|
|
282 |
三十三
|
二十五
|
十四
|
十四
|
十七
|
十七
|
三十
|
二
|
281 |
三十四
|
二十六
|
十五
|
十五
|
十八
|
十八
|
三十一
|
三
|
表中标注:
①鲁文侯公元年。《集解》徐广曰:“一作‘湣’”。
②秦拔我桂阳。《集解》徐广曰:“一作‘梗’”。
【续上表】(十一)
公元前
|
周
|
秦
|
魏
|
韩
|
赵
|
楚
|
燕
|
齐
|
280 |
三十五
|
二十七
|
十六
|
十六
|
十九
|
十九
|
三十二
|
四
|
279 |
三十六
|
二十八
|
十七
|
十七
|
二十
|
二十
|
三十三
|
五
|
278 |
三十七
|
二十九
|
十八
|
十八
|
二十一
|
二十一
|
|
六
|
277 |
三十八
|
三十
|
十九
|
十九
|
二十二
|
二十二
|
二
|
七
|
276 |
三十九
|
三十一
|
魏安釐王元年。
秦拔我两城。封弟公子无忌为信陵君。
|
|
二十
|
二十三
|
二十三
|
三
|
八
|
275 |
四十
|
三十二
|
二
|
二十一
|
二十四
|
二十四
|
四
|
九
|
274 |
四十一
|
三十三
|
三
|
二十二
|
二十五
|
二十五
|
五
|
十
|
273 |
四十二
|
三十四
|
四
|
二十三
|
二十六
|
二十六
|
六
|
十一
|
272 |
四十三
|
三十五
|
五
|
|
二十七
|
二十七
|
七
|
十二
|
271 |
四十四
|
三十六
|
六
|
二
|
二十八
|
二十八
|
|
十三
|
270 |
四十五
|
三十七
|
七
|
三
|
二十九
|
二十九
|
二
|
十四
|
269 |
四十六
|
三十八
|
八
|
四
|
三十
|
三十
|
三
|
十五
|
268 |
四十七
|
三十九
|
九
|
五
|
三十一
|
三十一
|
四
|
十六
|
267 |
四十八
|
四十
|
十
|
六
|
三十二
|
三十二
|
五
|
十七
|
266 |
四十九
|
四十一
|
十一
|
七
|
三十三
|
三十三
|
六
|
十八
|
265 |
五十
|
四十二
|
十二
|
八
|
|
三十四
|
七
|
十九
|
264 |
五十一
|
四十三
|
十三
|
九
|
二
|
三十五
|
八
|
|
263 |
五十二
|
四十四
|
十四
|
十
|
三
|
三十六
|
九
|
二
|
262 |
五十三
|
四十五
|
十五
|
十一
|
四
|
|
十
|
三
|
261 |
五十四
|
四十六
|
十六
|
十二
|
五
|
二
|
十一
|
四
|
260 |
五十五
|
四十七
|
十七
|
十三
|
六
|
三
|
十二
|
五
|
259 |
五十六
|
四十八
|
十八
|
十四
|
七
|
四
|
十三
|
六
|
258 |
五十七
|
四十九
|
十九
|
十五
|
八
|
五
|
十四
|
七
|
257 |
五十八
|
五十
|
二十
|
十六
|
九
|
六
|
|
八
|
表中标注:
①“秦拔我阏与”句,又作“秦攻韩阏与。赵奢将击秦,大败之,赐号曰马服。”。
本站引注:“秦赵阏与之战”的阏与,究竟属韩还是属赵,《史记》记载含混,《秦本纪》《魏世家》明说是赵地,而《六国表》韩栏却说“秦击我阏与城”,赵栏又说“秦拔(当作“攻”)我阏与”(中华本改“拔我”为“攻韩”,认为是韩地,《水经注·清漳水》也说“秦伐韩阏与”)。《赵世家》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秦伐韩,军于阏与”,也都像是阏与属韩。而《廉颇蔺相如列传》又记秦将断定赵奢“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今《笺证》参考《战国策·秦策三》《资治通鉴》《太平御览》引文及当代学者的考辨成果,纠正了《六国年表》《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含混不清和中华本的误改。〔见牛鸿恩文章:《史记》注释的新收获〕
②秦拔我廪丘。《集解》徐广曰:“或作‘邢丘’。”
③秦攻韩,取南阳。《集解》徐广曰:“一作‘郡’。”
〔本表共五页〕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