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一
于子游
海滨人说:“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居人大骇。一秀才寄宿渔舟,沽酒独酌。夜阑<1>,一少年入,儒服儒冠,自称:‘于子游’,言词风雅。秀才悦,便与欢饮。饮至中夜,离席言别。秀才曰:‘君家何处,元夜茫茫<2>,亦太自苦。’答云,‘仆非土著<3>,以序近清明<4>,将随大王上墓。眷口先行,大王姑留憩息,明日辰刻发矣。宜归,早治任也。’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5>,跃身入水,拨剌而去,乃知为鱼妖也。次日,见山峰浮动,顷刻已没。始知山为大鱼,即所云大王也。”
俗传清明前,海中大鱼携儿女往拜其墓,信有之乎?
康熙初年,莱郡潮出大鱼<6>,鸣号数日,其声如牛。既死,荷担割肉者,一道相属。鱼大盈亩,翅尾皆具;独无目珠。眶深如井,水满之,割内者误堕其中,辄溺死。或云,“海中贬大鱼<7>,则去其目,以目即夜光珠”云<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夜阑:夜深。
<2>元夜:玄夜、黑夜。元,同“玄”,康熙帝名玄烨,清人避讳,书玄作元。玄,黑色。
<3>土著: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4>序:节序,季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称三月节,时当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旧时于清明节为先人扫墓。
<5>鹢[yì 意]肯:船头。鹢,水鸟名,形如鹭。旧时船家乡画鹢首于船头,故为船头的代称。
<6>莱郡:莱州府,治所在今山东掖县。
<7>贬:贬谪。
<8>夜光珠:夜明珠。任防《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目,夜可以鉴,谓之夜光珠。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