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身炸碉堡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
|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收集整理 2015.05.08 繁星读书网
英雄身世及入伍参军
董存瑞烈士,汉族,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原察哈尔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因家境贫穷只读过一年书。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董存瑞加入儿童团。1942年,13岁的他因掩护区委书记王平(1942年,区委书记兼武委会主任)躲过侵华日本军队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王平与董存瑞的关系深厚,每次来南山堡都住在他家。后来一天,王平从县里开会返回途中被叛徒出卖,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听到噩耗,悲愤不已,毅然加入了民兵组织,时年15岁。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九旅,成了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夺下国民党军的一挺机枪,被记大功一次,被授予勇敢奖章。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存瑞烈士
英雄挺身炸碉堡事迹
1948年,董存瑞所在部队升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5月初,部队奉命向当时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城挺进。
隆化城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党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坚固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构成强大的交叉火力网。国民党军认为隆化“固若金汤”,无可攻破。
5月18日,部队开到距隆化城不到5公里的土窑子沟,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24日上午11点,全营召开“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第一个站起来,要求首长批准他挂帅。同志们都深知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又是爆破能手,谁也不和他争,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当上了“爆破元帅”,他点了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一班长为支援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决心:“我们练兵、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大炮轰倒,炮楼被打掉,胜利的红旗插上了苔山顶峰。5时25分,深入攻坚的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白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和郭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战友郅顺义的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郅顺义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
这座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全是砖石砌筑,没沟、没棱,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此刻,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枪眼中的子弹像暴雨一样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拉开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看到这情景,郅顺义不顾一切地跳下旱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只听董存瑞朝他大声喊:“卧倒,快卧倒!”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
在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同志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未满19周岁。董存瑞同志将与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一道,被牢牢地铭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之上!
英雄牺牲后追记
董存瑞牺牲后,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并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收复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隆化中学改称存瑞中学,以志永垂。”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
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下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题词。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陵园位于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1954年始建,后几次扩建,现占地7.1万平方米。陵园是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的仿古建筑。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坐北面南依次为大门、牌楼、董存瑞塑像、董存瑞纪念碑和董存瑞墓。大门中间横额上是肖克将军为陵园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牌楼两侧是董存瑞烈士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以及董存瑞烈士和革命烈士两座纪念馆。在亭、馆间两条对角线交点上,是翠柏簇拥的董存瑞烈士塑像: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中央耸立着高耸入云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朱德同志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纪念碑正面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象征着英雄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永远照耀后人。
后又于2001年5月25日,在位于吉林省延吉市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营区,奠基了一座“董存瑞纪念馆”,建筑面积为1320平方米。该纪念馆与营门、存瑞广场、董存瑞塑像形成一体;建筑上新颖别致、雄伟壮观,既体现了英雄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又具有浓郁的延边朝鲜族建筑风格。馆内设计先进、装饰考究,花岗岩大理石地面和银灰色铝塑板装修的墙壁相映成辉,典雅庄重。纪念馆的十九层台阶和四个擎天入地的19米棱柱,寓意英雄牺牲时19岁的宝贵年华。
位于吉林省延吉市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营区修建的“董存瑞纪念馆”,于2003年8月1日正式开馆。
董存瑞烈士的家人
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生于1900年,董存瑞参军后,有一次他听说部队驻在赤城县二炮村,就和儿子也当兵的耿世昌搭伴前去看望,但赶到地方,部队已开拔了。又有一次,他听说部队驻在延庆县佛峪口,便再次赶去,谁知又扑了空。两探儿子,可见其思念之深。董存瑞执行任务时顺便探家,不巧他又没在家。1948年9月,董全忠得知儿子董存瑞牺牲的消息,禁不住泪水涟涟。
新中国成立后,董全忠作为英雄的父亲,受到了尊敬和爱戴。他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参加过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他几次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曾连续当选省、县人民代表,出曾被聘为省、县政协委员。他多次来隆化,参加纪念董存瑞的活动,曾被聘为“存瑞中学”名誉校长。在家乡,他更是不断地接待参观者和来访者,无数次地宣讲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他一直保持着普通农民的质朴,勤勤恳恳地劳动,晚年县里安置他到县城居住。1991年,92岁的董全忠老人与世长辞。
董存瑞的母亲孙珍,是一位本本份份的农村妇女,一直操持家务。她在1977年80岁时病逝。
董存瑞的妻子卢长岭,比董存瑞大三岁。旧社会的时候早婚现象普遍,十五六岁男孩娶媳妇的事儿很常见。董存瑞在1944年结婚后,并未沉浸在小日里,而是积极地参加抗日活动。温顺贤惠的卢长岭没有拉丈夫的后腿,她支持董存瑞参加民兵基干队与日伪军斗争,支持他参加八路军去干大事。董存瑞执行任务时顺便回家探望,分别时她与董存瑞抱头痛哭,从此两人再没有相见。董存瑞在部队打仗,卢长岭在家里劳动、照顾老人。董存瑞牺牲后,卢长岭为丈夫守孝三年,在董家老人再三劝说下改了嫁。改嫁后生育有一个女孩,不久她不幸生病去世了。
董存瑞三个姐姐:大姐董存娥、二姐董存英、三姐董存珍。董存珍死得早,董存娥、董存英于2000年后相继故去。
董存瑞下面有个二弟,四岁时得病没钱治死掉了。董存瑞的妹妹董存梅生于1941年。她在隆化存瑞中学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怀来县,先后在工厂和机关工作。1960年,她作为优秀民兵代表,参加了国家民兵大会,受到罗瑞卿总参谋长的表彰。1978年,她调到国家民政部工作,在优抚和信访的工作岗位上度过了十八个年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96年退休后,和老伴在北京生活。几十年来,董存梅无愧于英雄妹妹的身份,传播存瑞精神,支持希望工程,留下不少佳话。
董存瑞的小弟董存金生于1944年。六十年代在隆化存瑞中学毕业后,一直在故乡南山堡生活劳动,各方面都很积极。董全忠晚年到县城居住后,董存金为照顾老人也到县城,在县面粉厂工作。现在,他已年逾花甲了。
董家的第三代现在已经成长起来。董存金的子女董继先、董继英、董继红、董继华均已参加工作,其中董继英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隆化存瑞中学担任英语老师。董存梅的子女艾芳秋、艾东东在北京从事公安工作。
董存瑞烈士遗言
为了党的事业,我一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除掉思想上的缺点,不怕艰苦困难,不怕流血牺牲,革命到底!
咱不怕死,只怕死的不够壮烈!
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