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毛泽东专题 >> 渡江作战,毛主席果真采纳粟裕的意见了吗?
  
        

渡江作战,毛主席果真采纳粟裕的意见了吗?

 

文/何新 2021年01月22日 ​​来源作者博客 繁星读书网整理编辑


  近年流行有这么一种说法:

  “1948年,当粟裕对中央军委已经决定的‘渡江作战方案’提出不同意见时,毛泽东专门请他去说明,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是,城南庄会议后毛主席非但没有采纳粟裕的不渡江的意见,而且否决、批评了他的意见。

  以下的中央军委电报就是铁证。

  一九四八年五月五日,城南庄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中央军委立即发出以下电报指示刘邓(粟裕的直接上级)及华东局:

  刘邓,并华东局: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


  〔何按:此语明确重申,军委此前关于派遣粟裕兵团南下渡江作战的方针是正确的,且此决定并无任何改变。这一重申,实际隐含着某些批评的涵义。〕

  电报指出:

  “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备渡江之任务。”

  〔何按:也就是说,因粟裕称渡江作战有一定困难,希望在中原与其他部队合作打掉敌人主力后再走,毛主席同意了这个提议。〕

  但是近年还有一种传言,即城南庄会议后,毛主席决定提升粟裕将军职务及扩大指挥权力云云。但观此电报则可明确,这些说法也不属实。

  军委的此电报重申及明确指出:粟裕所辖直属部队即粟裕兵团,只包括三个纵队,即原属于华野的一纵(叶飞纵队)、四纵(王必成纵队)、六纵(陶勇纵队)。

  〔附注:1948年1月,军委规定华东野战军建制序列包括四个兵团:
  第一兵团,粟裕为司令员兼政委,原为华野外线兵团,辖1、4、6三个纵队。接受刘邓领导,任务是渡江作战。
  第二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由原华野内线兵团组建,辖7、9、13纵队及渤海纵队共四个纵队,接受华东局领导,在华东作战。
  第三兵团,即陈唐兵团,司令员陈世榘,政委唐亮,为军委直辖机动战斗部队。
  第四兵团,司令员韦国清,政治委员陈丕显,由原华野2纵队及苏北11、12纵队改编。受华东局领导,在苏北作战。〕

  1948年2月2日,为准备渡江,毛泽东还曾决定,粟裕部的三个纵队改名“东南野战军”,南下作战。为此他写手令交给正在陕北的陈毅。手令内容是:任命陈毅为东南野战军(以华东野战军6个纵队组成)司令员兼政委,任命粟裕为东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又兼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1948年3月,军委再次指示,粟裕兵团可改称“华中解放军南下兵团”,粟裕为司令,叶飞为副司令,直辖第1、4、6三个纵队。

  总而言之,在5月城南庄会议后,军委决定粟裕兵团仍要南下作战。但同意粟裕兵团暂缓渡江,而在中原地区歼灭敌部分主力后再走。因此确定粟裕部队须执行一项新的任务──“在未来四到八个月内,在中原(汴徐线南北)地区歼灭蒋介石嫡系的邱清泉5军5—10个旅。”有人认为此是粟裕立下的“军令状”。

  城南庄会议还决定,在粟裕的大部队南下前,该兵团先派出十个营,附以地方干部,先遣渡江,分布广大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等待接应粟裕的大部队南渡。

  毛主席说,“以上计划,是我们和陈粟及一波、先念所商定者。”

  这就是城南庄粟裕汇报后军委的计划和决定,也是城南庄书记处扩大会议党中央作出的集体决定。这个计划“且已与陈、粟商定”,而由粟裕执行──“待陈粟由中央回去,结束政策学习及军事训练,约于本月底渡河作战。”

  对于华野其他部队,中央也有指示:

  “陈唐所率三、八两纵应回至豫皖苏区,调换一纵西去,以便该兵团有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等六个纵队集结打大仗。”

  也就是说,此前中央直管的华野陈唐部队,回去会和粟裕兵团的三个纵队,准备合力完成打大仗歼灭邱5军的任务。

  由于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以上英明决策,导致不久后即发生了豫东战役,从而改变了中原战场的形势,为9月的济南战役和11月爆发的淮海战役决胜开辟了道路。

  ──以上事实必须予以澄清。这才是城南庄会议前后发生的历史真相,而不是某些伪史鼓吹者胡乱吹嘘的什么“战神”个人的功绩。

  (文/何新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


 

  

繁星读书网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