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1872─1898)生存只有二十六年,他是死于肺病的。生命虽然如此短促,却没有一个艺术家,作黑白画的艺术家,获得比他更为普遍的名誉;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影响现代艺术如他这样的广阔。比亚兹莱少时的生活底第一个影响是音乐,他真正的嗜好是文学。除了在美术学校两月之外,他没有艺术的训练。他的成功完全是由自习获得的。
以《阿赛王之死》<2>的插画他才涉足文坛。随后他为《The
Studio》作插画,又为《黄书》(《The Yellow
Book》)<3>的艺术编辑。他是由《黄书》而来,由《The
Savoy》<4>而去的。无可避免地,时代要他活在世上。这九十年代就是世人所称的世纪末(fin
de
siécle)。他是这年代底独特的情调底唯一的表现者。九十年代底不安的,好考究的,傲慢的情调呼他出来的。
比亚兹莱是个讽刺家,他只能如 Baudelaire <5>
描写地狱,没有指出一点现代的天堂底反映。这是因为他爱美而美的堕落才困制他;这是因为他如此极端地自觉美德而败德才有取得之理由。有时他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但这是恶魔的美,而常有罪恶底自觉,罪恶首受美而变形又复被美所暴露。
视为一个纯然的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是无匹的。他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以他自己的模型来使他们织成一致。但比亚兹莱不是一个插画家。没有一本书的插画至于最好的地步──不是因为较伟大而是不相称,甚且不相干。他失败于插画者,因为他的艺术是抽象的装饰;它缺乏关系性底律动──恰如他自身缺乏在他前后十年间底关系性。他埋葬在他的时期里有如他的画吸收在它自己的坚定的线里。
比亚兹莱不是印象主义<6>者,如 Manet 或
Renoir <7>,画他所“看见”的事物;他不是幻想家,如
William
Blake<8>,画他所“梦想”的事物;他是个有理智的人,如
George Frederick Watts
<9>,画他所“思想”的事物。虽然无日不和药炉为伴,他还能驾御神经和情感。他的理智是如此的强健。
比亚兹莱受他人影响却也不少,不过这影响于他是吸收而不是被吸收。他时时能受影响,这也是他独特的地方之一。Burne-Jones
<10>有助于他在他作《阿赛王之死》的插画的时候;日本的艺术,尤其是英泉<11>的作品,助成他脱离在《The
Rapeof the Lock》底 Eisen 和
Saint-Aubin <12> 所显示给他的影响。但
Burne-Jones
底狂喜的疲弱的灵性变为怪诞的睥睨的肉欲──若有疲弱的,罪恶的疲弱的话。日本底凝冻的实在性变为西方的热情底焦灼的影像表现在黑白底锐利而清楚的影和曲线中,暗示即在彩虹的东方也未曾梦想到的色调。
他的作品,因为翻印了《Salomé》<13>的插画,还因为我们本国时行艺术家的摘取,似乎连风韵也颇为一般所熟识了。
但他的装饰画,却未经诚实地介绍过。现在就选印这十二幅,略供爱好比亚兹莱者看看他未经撕剥的遗容,并摘取
Arthur Symons 和 Holbrook Jackson
<14> 的话,算作说明他的特色的小引。
一九二九年四月二十日,朝花社<15>识
【注释】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九年四月出版的《比亚兹莱画选》。
《比亚兹莱画选》,朝花社编印的《艺苑朝华》第一期第四辑。内收比亚兹莱的作品十二幅。
<2>
《阿赛王之死》:现译《亚瑟王之死》,英国托麦斯·玛洛里(?─1471)作,根据英国中世纪不列颠亚瑟王和他的十二个圆桌骑士的传奇故事写成。
<3> 《黄书》(《The Yellow
Book》):又译《黄皮书》,英国文学季刊,一八九四年创刊于伦敦。比亚兹莱于同年担任该刊美术编辑。
<4> 《The
Savoy》:《沙沃伊》,英国文学季刊。比亚兹莱自一八七五年起专为该刊作插画,直至去世。
<5>
Baudelaire: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他的作品充满厌世的颓废情调,著有诗集《恶之华》等。
<6>
印象主义:即印象派。它在绘画技法上探求光与色的表现效果,强调瞬间印象,漠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印象派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艺术倾向导致了后来各种形式主义流派的泛滥。
<7>
Manet:马奈(1832─1883),法国画家。他的画风一度受到印象派的影响。作品有《左拉肖像》等。Renoir,雷诺阿(1841─1919),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包厢》、《舞会》等。
<8> 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版画家。作品有诗歌《天真之歌》、版画《法国革命》等
<9> George Frederick
Watts:乔治·弗里德里克·瓦兹(1817─1904),英国画家、雕刻家。作品有《希望》等。
<10>
Burne-Jones:勃恩·琼斯(1833─1898),英国油画装饰画家。作品有《创造之日》《维纳斯的镜子》等。
<11>
英泉:即菊川英泉(1790─1848),日本“浮世绘”画家。
<12> 《The Rape of the
Lock》:《卷发的掠夺》。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1688─1778),法国插图画家。Saint-Aubin,圣·欧邦(1736─1809),法国版画家。
<13>
《Salome'》:《沙乐美》,英国作家王尔德(1854─1900)所作的独幕剧。
<14>
Arthur:Symons:亚瑟·西蒙兹(1865─1945),英诗人、文艺评论家。经常为《黄书》杂志撰稿。一八九六年任《沙沃伊》杂志的主编,是比亚兹莱的朋友和同事。著有《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和诗集《伦敦之夜》等。Holbrook
Jackson,贺尔布鲁克·杰克逊(1874─?),英国作家和杂志编辑,著有《书的印刷》等。
<15>
朝花社:鲁迅、柔石、王方仁等组织的文艺团体。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成立于上海,至一九三〇年春解体,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选》和《艺苑朝华》画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