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中的“青年” |
|
文/钱德年 2023年05月06日 来源:光明日报 繁星读书网整理编辑
【编者按】“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说文解字》释为“东方色也”。何为东方色?明代杨慎说:“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古人把色彩与五行、四季对应起来。“春来草自青”,青色对应东方、匹配春季,代表春天草木的颜色,富有生机,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楚辞·大招》有云:“青春受谢,白日昭只。”这是古代经典文献中最早关于“青春”的描写。李白有“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杜甫有“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些诗句中的“青春”,都指的是春天。
今天我们说的青年人一般多大?我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给出了答案,青年是14至35周岁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中说:“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三国曹植在《送应氏》中说:“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古代早期文献常用“后生”或者“少年”来表达今天青年的含义。东晋葛洪《抱朴子》里面提出了“青人”,有学者指出其意思接近于今天的“青年”。“青年”概念最早见之于唐代牟融《寄张源》中的诗句:“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自宋朝开始,“青年”一词普遍出现在各类典籍文献中。元代谢应芳有词“爱尔青年二十余,无心富贵独耽书”“青年去了,青衫破了”。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李大钊说:“盖青年者,国家之魂。”
在历史长河中,在经典史籍里,青年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大量诗句表现了青年人淳朴真挚的爱情,反映了青年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即纯真朴实。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是“魏晋风骨”的代表,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他们是个典型的青年“天团”。据史料记载,“七贤”相聚的时间大约在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其中5人当时年龄在27岁以下。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一古代中国的制度创新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无数年轻的读书人很早就有了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学者林庚曾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概括唐诗特点,这同时也反映出唐朝如青春般朝气蓬勃、洒脱浪漫的盛世气象。有人说宋朝是文人墨客的黄金时代,据考证,年仅18岁的王希孟画出了《千里江山图》这样的惊世之作。浓烈的色彩和磅礴的结构,既是对锦绣江山的颂赞,又像是一首青春之歌。
宋末元初,文天祥写下诗句“相思处、青年如梦”,其中“青年”一词已接近现代的青年概念。从元朝开始,文献中关于青年的描述多了起来。元关汉卿有“青年敏学,有治才”等词句。
清末梁启超自称“少年中国之少年”,时年27岁写就《少年中国说》,用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语言描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少年”形象。
《黄帝内经》中说:“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其中的“趋”字意为健步如飞,这主要是描述青年人体力充沛、精力充足。青年时期也是学习精进的大好时光。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儒家强调学以成人、学而修身立命,从《论语》首篇的《学而》到《荀子》开篇的《劝学》,儒家始终重视青少年的学习精进。
西汉刘向在《师旷论学》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青年人抓住宝贵时间学习恰逢其时,若不珍惜时光,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代诗人孟郊在《劝学》中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代诗人杜荀鹤在《题弟侄书堂》中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诗《金缕衣》中说“劝君惜取少年时。”宋代朱熹在《劝学诗》中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明代《增广贤文》中记载:“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这些诗文都告知青年人青春一去不返,需要倍加珍惜,提升自己。
(作者:钱德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原载《光明日报》2023年05月05日第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