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开青铜器的文明密码 |
|
文/王倩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13年09月06日 繁星读书网整理编辑 |
2013年4月26日是刘亚谏格外开心的日子。这一天,法国人皮诺先生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捐赠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刘亚谏相信,这一消息必将使许多人激动难眠。人们不能不想起英法联军炮火中的耻辱,想起十多年前,香港佳士得公然拍卖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带来的愤慨,想起国宝漫漫归家路上的艰辛与痛楚。
刘亚谏介绍商代三足鼎
至此,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遗失的十二生肖铜像,已有牛、猴、虎、猪、马、鼠、兔等七尊兽首回到祖国。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曙光,是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中国自夏末起到商、周以至春秋时期,被称为中华历史的青铜时代。在这大约1500年的历史过程中,青铜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展现了她的灿烂辉煌。随着战国时铁器的普遍应用,青铜时代结束了,但青铜器仍不时在历史发展中闪烁着光辉。时至今日,“宝鼎”等各类青铜巨鼎或矗立于广场,或屹立于街心,或展现于机场;铜质伟人、贤达、佛陀、神仙造像比比皆是;尤其对于古老的青铜器,人们总是充满了种种神秘的宝物情结。
青铜器的魅力何在?我们采访了著名的学者型收藏家、鉴定家刘亚谏先生。在他看来,青铜器不仅是实用的器物,也是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物化”,一件青铜器自铸造之日起,便伴随着生命的温度,走向深广的历史。可以说,每一件古老的青铜器,都是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地图,记录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密码。
西周晚期盉:酒器,有盖,直口,扁圆腹,三出脊蹄足;夔龙形提梁,龙首形流,龙首张口瞠目,与流相对的一侧有镂空棱脊;器身饰夔龙纹,足饰兽面纹,盖面以四节双环链与提梁相连。 |
战国变形鹿纹镜
商代早期爵杯:饮酒器,流折处有两小柱,中部饰精美兽面纹,下腹膨出,平底,三棱形足,器壁较薄,为早期商爵之精品。 |
青铜器里的“五行”哲学
与古代陶瓷器、玉器、木器等其他艺术品相比,刘亚谏先生认为,青铜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完备性。青铜是后人叫的,春秋之前,青铜被称为“金”、“吉金”。这种“金”的生成,先是从“土”(矿石)中选料,通过“木”生“火”而把矿石冶炼为熔液体“水”,再把熔液浇铸入模范,经冷却而成铜器。在这个过程中,“五行”的互动合力,才使“吉金”得以生成。“后母戊”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是最重的青铜器,达832公斤,据推测若用殷墟出土的直径80厘米的大型熔炉,则需六座熔炉同时铸造,再有两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成功铸造如此重器,需要有严密管理体系和高度协调能力。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学说,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五行”相生相克,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自古至今,青铜器所以为人们所重视,视为国之重器,且不论其采矿、设计、冶炼铸造过程工艺有多么复杂,刘亚谏先生认为,仅就以古文化的“五行”兼备而论,其他艺术品皆不可比。
青铜器上的家国天下
传说中的禹制九鼎,为稳定“九州”之鼎;后世以“问鼎中原”比喻夺取政权;以“三足鼎立”喻三国时期的对峙之势;现在人们用宝鼎祈福新世纪国泰民安。1997年,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青铜器凝聚着中国人的家国观念,体现了传统社会理想的伦理秩序。
青铜器按用途划分为工具类、武器类、饪食器类、酒器类、水器类、乐器类、杂器类。其中最为珍贵、最有特色的是用于王朝大型祭祀、宴享活动的礼器和乐器。这些重器在祭祀中奉献于天地鬼神,在礼乐中彰显其“钟鸣鼎食”,尽显王朝气派和威风。祭祀、宴享中的容器包括了饪食、酒器、水器等,如鼎、鬲、釜、锅、豆、敦、钵、簋、尊、彝、鉴、盆、盘、缶、舜、匜等;乐器有鼓、磬、编钟、铃、钲、铎等。青铜重器象征着王权,比如大鼎,象征着立国建邦和统治权力,具有王权性。
“兽面乳丁纹方鼎”出土于郑州商城,此器通高100厘米,重82.4公斤,采用多范分铸法铸成,器壁上部及四足各饰兽面纹,下部及两侧均饰乳丁纹,造型准确美观,反映了商前期的青铜铸造水平。此器出土于窖藏,其中青铜器放置井然有序,十分从容,具有一些反映祭祀活动的遗迹存在,因此推测这是王室祭祀重器。
在青铜时代,由于青铜稀缺而珍贵,除王室之外,就是贵族使用。日常生活中,平民也有一些简单的工具和饰品,但珍贵之器、装饰精美之器,皆为贵族拥有。按等级使用青铜器,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定,乃为秩序性,如西周后期有列鼎而食的列鼎制度。“列鼎”是指一列鼎的器型、纹饰相同,但大小有别,按大小有序排列。如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不按规定享用,为僭越礼制。
古老的信仰
刘先生认为,青铜器为王者之器、贵族之器,表现着庙堂、王权、秩序的神秘、庄严和威猛,表现着列国图腾和吉祥意味。这体现在青铜器的造型和图案上,表现在其整体艺术风格上。三星堆铜器的神秘,后母戊鼎的庄严,饕餮纹、夔龙纹的威猛狞厉,兽类的图腾以及凤鸟纹、鹿纹、摇钱树的吉祥祈福,无不体现着青铜器所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这些象征形象的背后,是先人们对大自然未知力量的敬畏,是他们朴素的信仰。
如商后期“人面纹方鼎”(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微博]),1959年出土于湖南,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一人面,脸型方圆,宽嘴,双目圆视,双眉下弯,形象极奇异、神秘,使人望而生畏。腹内壁铸铭文“大禾”两字,字体宏伟有力。此器应是祭天祈求收获的祭器,对于研究商代人文思想及祭祀风俗和审美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再如“战国兽足鼎”,敞口,立耳斜置,浅腹,平底,三兽足。器身饰蟠虺纹,足饰兽面纹,兽爪雄健有力,威猛形象,器型庄重,工艺精湛,气势不凡。
不朽的“史书”
在印刷术远未兴起之前,青铜器以金刚不朽之躯,保存了中国古老的文字——“钟鼎文”,又称“金文”。商代铭文较少,多不过几十字,周代长铭不乏上百字的,铭文最长的为毛公鼎,共有497字。青铜铭文的功能和内容包括族徽、祭祀、征伐、赏赐、策命、约记、颂辞等,是可靠的文字考古资料,说明了许多历史疑难问题。在书体风格方面,商后期、周前期多用中间肥而首尾出锋的波磔体,显得典雅秀美;周代后期的厉、宣王时,铭文排列整齐、字体严谨精致,竖笔上下等粗,称为“玉柱体”,书法与铸造精到成熟,为研究金文书法者所喜爱;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铜器铭文多种多样,文体多用韵文,出现了“错金书”,吴越地区还出现了文字盘旋曲折的鸟虫形,称为“鸟虫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铜文化里的百姓人生
如今,青铜时代虽然过去了,但青铜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延续下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走向更加广阔的民间。随着青铜器走下庙堂,走进生活,伴随着世俗的烟火,青铜器上延续着更多生命的痕迹。比如历史悠久的铜镜,延续到清代,直到玻璃镜普及之后才消失。刘先生收藏青铜器是从铜镜开始的,他认为各朝各代的铜镜,蕴含着岁月的沧桑变化,包含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既反映了汉唐盛世的风土人情,也折射着宋元明清的世事更迭。其中有才子佳人的风流,白发皓首的感叹,闺阁春深的幽怨,明镜高悬的威仪,也有风月宝鉴的倩影,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历朝历代的铜钱,流通于千家万户;铜质造像数量超过任何质地的造像,至今流行不衰;铜制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并逐渐平民化,许多吉祥喜庆的造型和图案也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