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网红导演“伪苦难”,实则损农而利己 |
|
原题:农民日报头版评论:消费“伪苦难”,是对农民的多重伤害
文/施维 来源:农民日报 2023年09月22日 繁星读书网整理编辑
大多数民众几乎都怀有最朴素的怜贫惜弱之德,遇上犯难之人免不了要尽力而为地帮上一把。然而某些奸人却以玩弄民众感情来发财获利,如:卖惨行乞、卖惨募捐、卖惨带货等等不一而足,何其卑鄙!
|
附图:“老人卖石榴遭拒”为虚假摆拍视频
9月,四川省凉山州等地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网络上,出现了多段情节类似的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地上,老人随后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片段,让网友瞬间破防,引发大量转发和关注同情。但是经过媒体调查显示,此系虚假摆拍,商家旨在通过视频引流牟利。
还是相同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近年来,电商平台上此类营销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称之为“卖惨式”营销。其实,它卖的不是“惨”,而是“伪惨”,是虚假的苦、伪造的难。类似的套路还有很多:破旧的小屋里,年迈的奶奶带着小女孩蹲在地上吃土豆;贫瘠的土地上,年幼的姐姐背着更年幼的弟弟做农活……虽然角度和手法各异,但路数是相同的,无不是通过虚构生活场景和事实,大肆渲染、假扮贫苦以达到收割流量牟利的目的。近日,四川省凉山州通报了“凉山曲布”“赵灵儿”等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的案例,揭示了其炮制“视觉贫困”的生意经。
当苦难、贫困变成一种商品时,这已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极大透支;而消费“伪苦难”,更是对农民和全社会的多重伤害。表面上来看,这似乎起到了推动农产品销售的作用。但事实上,很多网红不只是视频内容造假,其销售的农产品也为假冒。“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这不仅挤压了地方农特产品的市场,还损害了大凉山的品牌。而且,视频的内容虽然是假的,但不少出镜的农民却是真的,他们多是被网红机构忽悠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拍了视频,没想到却在网络上造成了诸多影响,还莫名其妙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这让不少被拍摄者感到很受伤。可以说,这些造假视频,是借了农民的脸,黑了农民的名,又损了农民的利!
更重要的是,这些恶意的造假、虚构的贫苦,还会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对脱贫成效产生质疑。大凉山,作为昔日我国最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其贫困程度之深、攻坚克贫之难,世所罕见。当地的干部群众,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方才摘下了延续千年贫困的帽子。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一些虚假的视频而被改变。但如果谣言一次次大量重复、连续性出现,必然会对人们的判断造成误导,不仅无法形成对当地发展的正向观照,还会对此前地方干部群众辛勤付出造成消解与伤害,更是对未来大凉山可持续发展信心能量的消耗。
据凉山州警方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继续从严打击网络乱象违法犯罪。特别是聚焦凉山“悲惨营销”“虚假助农”等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这必将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根除“视觉贫困”之乱象。但也要看到,近年来,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此类问题的监管与治理一直在推进,媒体也曝光了不少案例,可此类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一些影响力较小的账号不断变换各种手法欺骗网友,还有一些被关闭的账号则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让人防不胜防。这体现了网络监管之难,也更说明,在法治的力量之外,还必须强化平台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人工智能时代,从技术上解决视频造假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有关平台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敬畏感,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催生“以谣言博眼球”的畸形流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正常的公益助农和“视觉贫困”造假区分开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业态的快速发展,给很多边远地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受到连累。也正因为此,我们更要加大对“视觉贫困”的打击力度。
大凉山并不拒绝流量。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对于像大凉山这样的地区而言,由于底子薄,防止返贫的任务还很重。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地区,正需要流量的加持、网络的助推。当年丁真不就是凭一己之力把四川甘孜理塘带火了吗?既要打击乱象,更要善引流量、善用流量,如此,流量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增量。当更多的阳光照进大山,当更多的活水浇灌于此,当更多的硕果挂满枝头,这必然是对偏见和误解最有效的化解,对谣言和假象最有力的回击。
(文/施维 原载《农民日报》)
·附相关报导·
凉山、攀枝花石榴“卖惨带货”视频全是摆拍,主播给钱找村民当演员
2023年09月20日 16:01 中国新闻网 《封面新闻》记者/周翼 徐湘东 罗石芊
9月,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段催泪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同情,还有多家网络账号将视频内容作为新闻进行了转发。
但感动之余,部分细心网友发现了疑点:这些视频中,石榴被扔到车外的情节基本相同,但卖石榴的老人却不是同一人。相似的情节,不同的版本,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连日来,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凉山州会理市、攀枝花市仁和区的石榴产区,辗转寻找到了上述视频中的多名老人后发现,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
○ 网友质疑 “老人石榴被扔车外” 相似情节却有不同版本
凉山州会理市,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石榴种植面积、产量、产值,为全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首。与会理市相邻的攀枝花市仁和区,也是知名的石榴产区。9月石榴丰收季,不少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石榴。一些拍摄于当地石榴产区的催泪视频,获得了大量点赞。
“锋哥在路上”于8月30日发布的一条视频,点赞数达到了13.7万。视频中,一名老人背着背篓,站在一辆皮卡车旁推销石榴,但车内的人却将老人递出的石榴扔到地上,老人捡起石榴后,还向车里的人鞠了一躬。
“尔康(水果达人)”8月31日发布的视频,情节也类似。一名大叔带着2个小女孩,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驾驶员一把将石榴打落在地。大叔眼中满是无奈,说的一句“生活本来就不讲道理嘛”,让评论区的网友“破防”。
“2叔日记(二叔愣娃)”8月30日发布的视频,内容也是一名老人在一辆车旁卖石榴,石榴被扔到地上,情节基本一样。
“黑牛应季水果”9月7日发布的视频,则更加感人。9岁男孩“小宝”和奶奶外出卖石榴,奶奶用衣服垫座怕弄脏车子座椅等细节令人动容。发布者称,该视频“全网播放3亿”。
相似的情节,却有着不同的版本,有网友质疑这些视频是在摆拍。相关账号的粉丝数量,从几千到60多万不等,其共同特点是:通过视频引流,在平台带货,销售石榴。
○ 记者调查 石榴被扔情节为摆拍 付费找老人出演
为验证视频中内容的真实性,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经多方寻找,9月5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记者找到了“锋哥在路上”视频中的老人。
老人名叫李大富,今年66岁。他表示,视频里面的内容都是“演的”。他回忆,视频大概拍摄于8月底,对方让他背着石榴去找人收购,“石榴都是他们的,那天我没有去摘石榴。”“开始那天,给我拿了200块钱。”李大富说,之后,拍摄者又在他家的石榴地里拍摄了多条视频,并请他参与了卖货直播,“前后一共给了我1500元钱。”
李大富的儿子李华介绍说,他家种植了20余亩石榴,一年能卖10多万元,“视频里面的内容都是假的。”李华表示,当时,父亲并不知道对方拍摄视频的目的,现在父亲也很气愤,“这种行为会压低石榴价格,损害我们果农的利益。”
○ 拍摄者请村民当演员 还曾想让老人下跪
在“尔康(水果达人)”视频中,一名大叔带着两名小女孩卖石榴,一句“生活本来就不讲道理”令人很心酸。
9月6日,在凉山州会理市通安镇花房村,记者见到了这名大叔,五十二岁的村民李金邦。
“都是他们教我说的,我家根本没有种石榴。”李金邦表示,前段时间,几名自称收石榴的人找到他,说拍个宣传视频。随后,他和两个女儿被带到新发镇乐寨村,拍摄者让他根据设计好的情节,进行了一段表演。“当时给了我400块钱,他们教我怎么说、怎么做,教了好几遍我才记住。”李金邦回忆,一周之后,拍摄者又把他接到会理去做了一场直播,再给了他400元,“直播时,喊我说是我家的石榴,说是家里还有八九万斤卖不出去。”
在该账号的另外一条视频中,还出现过一名在公路边摆摊卖石榴的老人,他是会理市彰冠镇大发村六十九岁的周大爷。
“他们过来说帮我卖石榴,让我跟着他们说的去做。”周大爷说,对方还曾提出让他下跪,但被他拒绝了,拍摄结束后,对方给了200元。原以为是做宣传,但当周大爷从邻居手机中看到发出来的视频后,气得直跺脚,“贪这200元,我太丢人了。我家种石榴每年有10多万的收入,养羊每年也有几万块!”
○ 卖石榴的男孩家并没种石榴 以为拍摄者在行善
在“黑牛应季水果”发布的视频中,九岁的“小宝”和奶奶的故事,感动了大量网友,视频评论、转发均上万。
该账号还发布后续,“揭秘”了这条“全网播放3亿作品背后的故事”,称“小宝家的石榴已经全部卖完了”“我每个月会拿500块钱给他们”,得到网友一致点赞。
9月8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某乡的一个村里,记者见到了“小宝”和他的奶奶起婆婆。起婆婆介绍说,前几天,她带着“小宝”去卖核桃,有几个年轻人过来问情况,“说看着我们可怜,要帮助我们。”随后,起婆婆和“小宝”被带到了仁和区大田镇,拍摄了这条广为传播的视频。她证实,她和孙子说的话、做的动作,都是拍摄者教的。视频拍完后收到了200元钱,“后面又来了一次,送了一辆自行车,还有一些衣服、鞋子,又给了3000块钱。”
起婆婆表示,她家缺少劳动力,并没有种植石榴,只有少量的核桃和玉米,她并不知道对方拍视频的目的,认为是在做好事。
○ 市场走访 价格比往年稍降 没有滞销情况
这些短视频中,拍摄者均提到,当地果农面临销售难题,拍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卖果。当地石榴销售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当地的石榴市场。
今年,会理石榴再获丰收,产量预计达到14亿斤。在会理市彰冠镇和鹿厂镇,场镇上随处可见收购石榴的卡车,在石榴地旁,也停着不少车在等待装货。据收购商介绍,相比往年,今年石榴价格稍有下降,根据大小和品质,收购价在1元至4元多不等。
在仁和区大田镇,高速路口就能看到不少收购石榴的大货车。果农开着三轮车,将石榴拉到收购点,称重后再跑第二趟,当天果子全部卖完后再结算。
“大田镇目前种植石榴15000多亩,年产量约6000万斤。”攀枝花市仁和区石榴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张培振介绍说,“高峰期每天能销售七八十万斤,不存在石榴卖不出去的情况。”
○ 监管部门 对问题账号责令整改 下架视频近百条
这些账号在带货时,大多配上了相关村民的照片,还有类似“助力大叔家的石榴”等字样。其橱窗中售卖的石榴,销量从3000多到上万件不等,最高的达到16000多件。
针对此类“卖惨带货”现象,今年7月,会理市发布了《关于规范会理石榴营销市场的通告》,明确严禁以“卖惨”“悲情”营销等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方式进行网络营销。
“会理市委网信办、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商外局和供销社成立了联合执法组。”会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我们对接到的24个问题线索进行了排查核实,其中立案查处1个,对18个账号责令整改,下架了不规范视频,5个涉及其他区域的移交当地处理。”
今年8月,攀枝花市也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交易经营行为的提示函》,对采用扭曲卖惨式营销,构成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相关违法的行为将依法处置,并督促网络平台对恶意营销账号给予严格惩处。
攀枝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攀枝花市场监管部门正联合公安、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处置一批违法线索,并向电商平台通达相关“悲情营销”式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的视频,督促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目前已下架相关视频100余条。
(封面新闻记者:周翼 徐湘东 罗石芊 本文中村民名字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