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文/孙景泽
|
|
作者注:本文原文是一篇学术研究论文,使用了较多的数学语言和推导,篇幅也较长。为了便于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本文的观点,写了这篇压缩稿。 |
|
|
|
本文提要
一、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和生产大跃进,1956年至1959年期间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出现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44万人。这些重报、虚报的户籍在1960年至1964年期间被注销。
由于遇上经济困难,我国在1960年9月至1964年期间进行了城市人口大精简工作,形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有1510万人口漏报了户籍。上述漏报户籍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1970年至1979年补报了户籍。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1960年至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2654万,这是我国六十年代初户籍人口非正常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这一减少与人口死亡无关。
二、
1960年我国户籍人口统计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其中695万是由人口户籍迁移的原因造成的,与人口死亡无关。由于1960年漏报出生人口420万,所以1960年实际人口比1959年至少增加115万。
三、1983年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通过汇总全国户籍登记得到的真实数据,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改和伪造。数据中的所有人口数字都是户籍数字,所出现的所有矛盾都只是表面上的,都可以用本文的方法加以合理的解释。六十年代初我国人口非正常死亡人数,已经包含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死亡率之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因出生人数漏报应当下调,具体下调幅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引言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1982年期间我国每个年度人口数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下简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人口大幅度非正常减少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1960年我国人口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若干研究,其中一些人研究的结果认为:我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上述研究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那一时期人口出现数千万“非正常死亡”的观点,在许多专著和文献中被采用。但也有许多人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指责1983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伪造”。
六十年代初我国是否有数千万人口非正常死亡,这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公案。这一历史事件虽然过去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这一事件的真相应当在当代解决,我们不应当把它留给历史,留给后人。
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二.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矛盾
我们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个这一期间人口非正常变动的情况,做一个初步的分析。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国际移民人数极少,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不考虑国际移民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当年岁末人口数减去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应当等于当年出生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的令人难以解释的矛盾就是:在1957年到1979年期间中的大多数年份中,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我们把这一差异,称为某年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这个数在本文的研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即──
某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当年岁末户籍人口数-上一年岁末户籍人口数)-(当年户籍出生人数-当年户籍死亡人数)
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大于0表示非正常增加,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小于0表示非正常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把1954—1982年期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按绝对值)超过100万的所有年度列表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大多数年度的人口数,都出现了数量很大的非正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这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出现的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
▲三.一个被忽视的关键因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通过户籍登记的办法取得的。在我国,每一个户籍登记的基层单位,每年都要依据户籍登记的资料,统计出本辖区当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出本地区人数和迁入本地区人数,并根据公式:
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当年出生人口数-当年死亡人口数)+(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
计算出本辖区当年岁末人口数,然后将以上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最后由国家统计部门汇总全国所有地区的以上资料,并计算出每个年度全国岁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所以要根据这些数据研究我国六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问题,就必须从“户籍登记”这个最基本的环节入手。
“实际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真实生存的人口总数。“户籍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通过户籍登记的方法汇总而得到的人口总数。
在理想的情况下,“户籍人口数”等于“实际人口数”。但是在实践中的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
例 1.
假定1960年底我国某城市一个工厂关闭,其来自农村的职工一万人被精简返回农村。他们都在当年12月下旬办理了城市户口迁出手续,又都在1961年1月初返回原籍,并在农村原籍办理了户口迁入手续。
显然,这一万人在1960年底(12月31日24时)是没有户籍的,他们不会被计入到1960年底的我国户籍人口总数中。这样我国1960年底的户籍人口总数就会因此减少一万人,从而导致这一年我国人口非正常减少一万人!
由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确认两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显示的人口非正常减少,是指“户籍登记的人口数”非正常减少,正像“例1”所显示的那样,这种减少可能只是“户籍”上的“数字”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着实际人口的真正减少。而这正是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的盲区。
2.
国内户籍迁移可以对户籍人口数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一些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个基本假定:国内户籍迁移对户籍人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例1”说明了这一基本假定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忽视了国内户籍迁移可以对户籍人口数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关键因素,这些研究难以反映那一时期我国真实的人口变动情况。
▲四.国内迁移、出生与死亡漏报对人口非正常变化的影响
按照我国法规规定,户籍登记与人口数有关的内容是: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移登记(迁出登记和迁入登记)。我们首先讨论由迁移登记产生的人口非正常变化。
例2. 假定王×1963年从某市迁出并注销户口,返回农村原籍;他没有立即办理户口迁入手续,而是直到1970年才办理这一手续。
这种情况称为迁移漏报。容易知道,这一事件导致我国户籍人口1963年底非正常减少1人,1970年底非正常增加1人。
例3.
假定张×在原籍有户籍,1957年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在原籍没有注销户口的情况下又在迁移后的地方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即他在两个地方同时都有户籍)。到1960年,这两个户籍之一被注销。
这种情况称为迁移重报。容易知道,这一事件导致我国户籍人口1957年底非正常增加1人,1960年底非正常减少1人。
例4. 假定赵×为了某种需要,在1957年伪造了户口(即对根本不存在的人登记了户口),在1960年伪造的户口被注销。
这种情况称为迁移虚报。这种情况产生的作用与迁移重报完全一样。
我们再讨论户籍登记的另外两项内容──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
例5. 假定某人1962年死亡,没有在当年注销户口,到了1968年才注销户口。
这种情况称为死亡漏报。
例6. 假定某人1962年出生,没有在当年以出生登记户籍,到了1964年才以出生登记户籍。
这种情况称为出生漏报。
我们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下列重要结论:
基本结论: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只取决于户籍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迁移漏报、重报和虚报行为(及其对这些行为的纠正),与出生和死亡的漏报(及其补报)行为无关。
这一结论表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所出现的我国六十年代初人口非正常减少,不可能是由人口的死亡漏报引起的。然而,这些数据中出现的那些“难以解释的矛盾”都可以用户籍迁移中的漏报、重报和虚报行为解释。
▲五.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理论分析
我们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出1954年—1982年期间每一年度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和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这里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是指从1954年年底起,到这一年年底期间的每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之代数和。(因为1954年我国进行了首次人口普查,这一年的数据可以作为标准。)
按照上表,我们把1954年至1982年期间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绘制图表如下:
〔附走势图表〕
利用数学方法解读“表2”和“图1”(解读方法用了较多的数学推导,从略),可以得到以下推断(以下推断中的数据均以1954年底为0基准)。
推断1. 1955年—1959年期间(主要是1957年—1959年),我国有1144万人在迁移中重报、虚报了户籍;
推断2. 1960年—1964年期间上述1144万重报、虚报户籍人口的户籍被注销;
推断3. 1960—1964年期间我国有1510万人在迁移中漏报了户籍。
“推断2”和“推断3”所叙述的情况导致了这一期间我国户籍人口非正常减少2654万人。
推断4. 1965—1979年(主要在1970—1979年)期间“推断3”中漏报户籍的1510万人中的绝大多数重新申报了户籍。
这样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问题做了一个回答。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涉及产生这些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简要论述我国这一时期产生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这些社会原因产生的作用,正好与我们上面从纯理论的角度做出的结论高度吻合。
▲六.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探析
在本节中,我们以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为背景,简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我国人口产生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需要指出,全面完整地论证这一问题,是需要一部长篇专著才能完成的。在目前这一篇幅不长的文章中,我们只能给出关于这一问题的一个简要的叙述。
1.1956—1959年期间人口非正常增加的原因
1956年—1960年期间,由于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使得大批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市镇,成为工业战线的职工。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形成了一只数量巨大的从农村到市镇的户籍迁移大军。根据我国《1983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1956—1959年市镇和农村人口的变化情况。
在“表3”和“表4”中,“人口自然增长数”是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出的人口数,“户籍人口增长数”是指当年岁末人口数与上一年岁末人口数之差,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这也就是当年市镇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人数,正数为迁入,负数为迁出。由此得到这四年市镇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情况,见“表5”,最后一列的含义我们下面即将说明。
由“表3”可知,1956—1959的四年中,我国市镇人口增加合计4086万,其中自然增加(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产生的增加)为1076万,这两个数之差3010万(“表5”第二列的合计数)就是这几年由农村迁入到市镇并且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口数。这与当时我国确实出现的大批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历史事实是相符的。
另一方面由表5知道,1956—1959的四年中,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农村办理了户籍迁出手续的人数合计为1938万人。这个数字与上面所述的同期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数3010万人之间出现了1072万人的差。这个差额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这四年中,有1072万人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办理户籍迁出手续,即这些人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其中有些人是虚报户籍)。(“表5”最后一列是每年产生的这类人口的数字。)
以上是农村与市镇之间的户籍迁移造成重报、虚报户籍的情况。由于市镇与市镇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也可以造成重报户籍的现象,所以全国这一期间产生的重报、虚报户籍的人数要大于1072万人。这与“▲五──推断1”中这一期间重报、虚报户籍的人数为1144万人,是高度相符的。
这样我们知道,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得1956—1959年期间共产生迁移重报、虚报人口1144万人。这就论证了“▲五──推断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表4”中1959年农村户籍人口增长数出现了负数(-437万),该表最后一列的数字也全部是负数。这是由于户籍迁移的原因引起的,这绝不表明这些人已经“非正常死亡”了。但是一些文献在研究我国那一时期人口非正常变动时,却把类似这样的数据解释为多少万人“非正常死亡”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2.1960年—1964年期间户籍人口非正常减少的社会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状况在1960年出现重大困难,中共中央做出精简市镇人口的重大决策。从1960年9月起,我国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市镇人口的工作开始启动。
下表是1961—1963年我国市镇和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这个表是用与“表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
由“表6”可知,在1961—1963年这三年,因为精简市镇人口而迁出市镇并办理了迁出手续的人口数,合计2325万人。这与当时我国确实出现的大批市镇人口迁移到农村的历史事实是高度相符的。但是同期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口合计,却只有948万人。这两个数据出现了1377万人的差。这个差额说明了:有1377万人已经迁出市镇并办理了户籍迁出手续,但并没有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
这仅仅是1961—1963年的情况,如果考虑到1960年和1964年,这五年中共有1510万人漏报户籍,就应该是可信的了。这样我们就论证了“▲五──推断3”。
由本节上面的讨论知道,1956—1959年出现的迁移重报、虚报户籍人口,产生于1956—1959年大批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1960~1964年大规模的精简市镇人口工作中,精简的重点恰恰就是1956~1959年这些从农村迁移到市镇的人口。随着这些人员返回农村,双重户籍现象在1964年就被基本消除了。这就论证了“▲五──推断2”。
1960—1964年期间,既出现了大量漏报户籍的过程(漏报户籍总数1510万人),又出现了大量的重报、虚报户籍现象被逐步消除的过程(被消除的户籍总数1144万),这两方面合计2654万人。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和在一起,造成了这一时期我国户籍人口数大量非正常减少!
关于1960年的情况,我们将在“▲七”中特别讨论。
3.1970~1979年期间户籍人口非正常增加的社会原因
1964年,虽然我国户籍人口大迁移基本结束,却留下了1510万漏报了户籍的人口,他们虽然从市镇迁移到农村,却没有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甚至可能人还留在市镇。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工业战线和市镇其他部门又需要补充大量的职工,在1960年到1964年精简到农村的人员也希望返回市镇。这样,在1965年~1979年(主要是在1970~1979年)这漫长的时间内,各级政府部门拿出很大的精力解决这一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因而,在1960年到1964年户籍大迁移期间,漏报了户籍的那1510万的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在1965~1979年,主要是1970年~1979年期间或者返回了市镇,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这是主要的,大多数的),或者在农村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这些人的人数为1532万(即“表2”中所列出的这些年度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之代数和),这个数字与“▲五──推断4”中的1510万是高度吻合的。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论证了在1960~1964年期间确实有1510万人漏报了户籍。这样我们论证了“▲五──推断4”。
1979年以后,每年的户籍人口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幅度非正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这表明由1956年开始的户籍人口大幅度的非正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到1979年基本结束。
▲七.1960年户籍人口非正常减少的进一步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60年我国人口(实质上是户籍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000万。通过计算可知,这一年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为-695万人,这一部分数字是由户籍迁移登记中的原因产生的,另一部分(-305万人)则是由户籍的出生和死亡登记产生的。在研究我国1960年户籍人口净减1000万的原因时,必须把这一数字分解成以上两部分,才能得到接近于历史真相的结论。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两个数字。
1.关于人口非正常变化数-695万人产生的原因
根据本文“▲四”的基本结论,这部分人口(实际上是户籍人口)减少,只能是由于户籍迁移原因引起的,它不可能是由于死亡漏报引起的。
从人口迁移的角度讲,1960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第一,1960年1月我国开始了新的大跃进,又有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市镇。第二,由于经济遇到重大困难,1960年9月起,精简职工和市镇人口的工作开始启动,人口又开始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于以上原因,这一年我国户籍迁移出现了复杂的局面。给出这个问题详细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这里我们只能给出一个轮廓性的叙述。
我们知道,在1956~1959年期间,在市镇和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中,产生的大量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072万人),由于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落实,这些人中许多人的双重户籍或虚假户籍在1960年被注销。这些人的人数是695万的一部分。
由于我国经济遇到困难,从1960年9月起,开始启动精简市镇人口的工作,合计约有1000万左右的人以各种形式由市镇下放和精简到农村。这些人中有许多人的户籍迁出市镇,但是没有在当年办理农村户籍迁入手续(我们特别注意到,上述下放和精简工作是在9月份之后开始的,当他们被确定下放和精简,并办理市镇户口迁出手续后,时间已经接近年底,所以他们在当年没有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是很自然地事情,可以参见本文“例1”)。这些人的数目也是695万的一部分。
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和其他与户籍迁移有关的原因联合作用,造成了我国1960年户籍人口非正常减少695万人。
2. 关于1960年户籍人口出生率应当调整的问题
在扣除了人口非正常变化数之后,1960年户籍人口比1959年的减少数只有305万。这一数字是由人口出生和死亡登记产生的。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计算,1960年我国出生人数为1392万人。但是,按照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1960年出生并且2000年仍然生存在国内的人数为1468万。这表明1960年有明显的出生漏报的现象。
按照2000年的数据,2000年仍然生存在国内的出生于1960年的人数1468万人,出生于1959年的人数为1306万人,这两个数字之差为162万。由此可以合理的推出1960年实际出生人数比1959年应该多162万。
按照《198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1959年出生1650万人,如按照1960年实际出生的人数比1959年多162万调整1960年的出生人数,则1960年出生的人数应当为1812万,与《1983年统计年鉴》计算出的1392万比较,漏报人数为420万。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那么我国1960年人口数比1959年就不是减少305万,而是增加了115万!
关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我国户籍人口死亡率,我们认为应当向下调整(这一问题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予以讨论)。这样,我国1960年人口数比1959年增加的数量,就应当大于115万。
▲八. 关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我们认为,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即《1983年统计年鉴》)是通过汇总全国户籍登记得到的真实数据,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改和伪造。数据中的所有人口数字都是户籍数字,所出现的所有的矛盾都只是表面上的,都可以用本文的方法加以合理的解释。
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原始数据均取自国家统计局《1983年统计年鉴》,除了在“▲七”中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对年鉴中的1960年出生人数作了调整外,我们没有对其余数据进行任何调整。
〔后附相关资料〕:
解放初至1979年间我国人口几次大的迁移
●工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区之间的工业、人口等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于是,为了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边疆开垦等建设需要,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在上海,1950到1956年间有20万名工人被送到华北各地的工业基地;在青海,为了国家的农业垦荒计划,十年间有近百万名青年来到了这里;在黑龙江,有10万官兵奔赴“北大荒”建设国营农场;为了建设新疆,从1949年开始,有数百万的居民迁入这块国家西北边陲之地。如今,新疆建设兵团人口已占到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口的七分之一以上。国家进行的三门峡、丹江口等水电站建设,也诞生了大量移民,据统计,解放30年来我国共建设了2000多座规模不一的水电站,共有120多万移民。
●7700万农民自由迁徙,成为城里人
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我国并没有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在1954年9月2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了居民有迁徙的自由。这时期,农民能自由的进入城市,统计表明,这也是我国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仅在1954年到1956年的两年之间,就有7700万农民成为了城市居民。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
为保障城市的粮食供应,1953年底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国家以低廉的成本收购农民的粮食,再将其统一出售给城市居民。这一制度虽使城市里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但造成了大量生活陷入困难的农民进入城市,农村种粮的人变少,积极性也下降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多,城市里的粮食供应变得紧张。在重视城市和重工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唯一办法便是限制农民入城。于是在1958年,我国以法律形式将农民留在了农村,确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数千万农民招工进城,随后又“返乡”
按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理性,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但从60年代开始,却出现了一股逆向的迁移潮。大跃进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大干快上的风潮。当时,在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项目之外,各县市也确立了不少工业项目,各地将招工指标大量下放到了农村,很多农民在此期间变成了工人。仅1958年一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猛增到4532万人,比1957年增加了2000多万。1957年到1960年,城镇人口猛增3124万,达到1.3亿多人。
然而这些项目效益很差,而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加大了城市福利制度的负担。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国家又开始组织部分城镇职工返回农村。据统计,1962年上半年,全国共下放城镇人口2600多万,其中多为前几年招进城市的农民,当时的号召是“增强农业战线的劳动力”。60年代初期开始的返乡潮,也为之后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放拉开了序幕。
然而也正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城乡户籍登记上,出现了明显的混乱。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早在50年代,我国就组织青年学生到农村,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这被认为是知青运动的开始,但这时的知青下放还不是强制性的,其动因,也和遣返城镇职工大体相似:缓解城市压力,支援农村建设。文革期间,城镇青年的就业问题,突出地反映出来。为了解决城市学生毕业后闲散的问题,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到1971年,有583万青年到农村落户,此后知青上山下乡达到高潮,直到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在这场席卷中国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运动中,共有2000万名知青参加了上山下乡。
---相关链接---
·山东大学教授就杨继绳获奖问题致信美国尼曼基金会
·孙经先
《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巩献田《孙景泽如何解开一九六○年全国人口之谜》
|